自测肺功能的简易方法

一般比较准确的肺功能都是在医院做测试,但是原理也可以应用在家中,比如测肺的通气功能,主要做一秒量或一秒率的检查,即看第一秒能吹出多少,在家里可以做测试,深吸一口气,吸足后使劲吹,看多长时间能吹出去。一般正常人第一秒能吹70%-80%甚至接近90%,3-4秒就可以完全吹出去。如果在此时间段能吹出去说明肺功能正常,严重的慢阻肺患者可能需要6-7秒甚至更长才能完全吹出去。呼气性呼吸困难的患者、慢阻肺患者可以采用此方法测试。此外,吹蜡烛也是常用的方法,点一根蜡烛吹灭,离得越远能吹灭可能说明肺功能就越好,肺功能比较差的患者可能距离15-20公分都吹不灭,这种情况相对来说提示肺功能相对较差。还有比较常用的30秒的憋气试验,30秒的憋气实验即平静下来憋气30秒看是否能坚持住,往往肺功能比较差的患者坚持不了。临床中还有针对哮喘可用的峰流速仪,有时侯有些哮喘或者慢阻肺的患者,可以通过峰流速来判断昼夜的变化,可以测试呼吸道的敏感度,也可以测试肺功能的情况,这些都是可以推荐的。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肺功能弥散功能

肺弥散功能是检测肺通气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用于评价肺泡毛细血管膜气体交换的效率,帮助早期发现和诊断肺和气道病变,更好地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以及评价治疗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肺的扩散实际上是通过肺泡、肺毛细血管壁之间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交换的过程,肺的扩散功能能否恢复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于肺的扩散功能紊乱,可见于肺的炎症反应,包括肺间质疾病,如肺纤维化、硅肺、尘肺、石棉肺、肺气肿等。

肺功能弥散功能

肺功能,包括通气功能及肺弥散功能,其中弥散功能下降常见于肺各种疾病,比如肺部感染,肺动脉栓塞,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癌,重症肺炎等等疾病,上述疾病中一般而言,重症的感染会导致肺部弥散功能减退,轻症的肺部疾病在治疗后患者肺部功能可得到逐渐恢复。因此,肺部功能是否能恢复,取其于患者的基础疾病表现,若恢复良好,患者弥散功能也可得到逐渐改善及回复,恢复后患者仍须定期门诊随访,复查肺功能。

肺功能弥散功能

肺的弥散功能就是由血气屏障通过肺泡进入血液里面时出现弥散,达到新陈代谢以及营养交换的目的,此过程发生了障碍就会导致肺弥散功能障碍。临床上可见于一些疾病,比如肺间质出现了水肿、弥漫性的肺的严重纤维化等,还可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容易导致呼吸功能障碍。氧气通过气道进行呼吸运动进入肺泡,然后通过血管里的血液进行代谢,还要通过血气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