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正常值是多少

确定峰值骨密度年龄、大小及各年龄段的正常值,应用DXA测定腰椎及髋部骨密度,结果表明男性峰值骨密度年龄各部位均在20-24岁, 密度值为1.228(g/cm3);女性峰值年龄腰椎在30-34岁,值为1.197(g/cm3)。髋部骨密度峰值年龄在25-29岁。在65岁年龄组中,男性髋部骨折的危险增加2.94倍,女性增加2.88倍。但是,这种作用呈年龄依赖性,50岁的危险梯度显著高于80岁。各种类型的骨折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梯度均低于髋部骨折,BMD预测价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65岁年龄组中,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增加1.41倍女性增加1.38倍。对于髋部骨折,骨折与测量BMD间隔时间延长,BMD的预测价值减小,但没有显著性。BMD值越低,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作用越大,对于髋部骨折,BMD的预测作用也相似。结果表明,BMD可以用于易感病例的筛查,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要考虑到年龄对BMD骨折预测价值的影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什么是骨密度

骨密度是一个在医学生对骨质疏松的一种判定。它是一种X光的测试在医院里是很容易进行的,在大医院里基本上都具备骨密度的检测,它是通过骨密度和骨强度的测试来判断我们人体的骨骼的强壮程度,是用来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医院里诊断骨质疏松的最标准的叫金标准的就是双光能X光的骨密度检测。现在在医院里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往往需要结合骨密度检测的,因为有骨质疏松的病人会更容易出现膝骨关节炎的症状。专家提示:骨密度是医学上对骨质疏松的一种判定,通过骨密度和骨强度的测试来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

骨密度低有什么症状

骨密度低的症状有:1、后背疼痛,有一大部分骨密度低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感到后背疼痛,而且疼痛的方式是沿着脊柱周围向身体的两侧延伸的。骨密度疼痛引起的疼痛情况是不定的,当仰卧位或者坐位的时候,疼痛的情况又可能会得到缓解,但是长时间站立又可能会产生疼痛。2、关节不适,骨密度低的人群在早上起床或者弯腰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关节部位的不适,严重的情况下用力咳嗽都可能引发全身关节胀痛的感觉。有一些长时间骨密度低的人身椎体骨小梁会发生萎缩,而且椎体会慢慢被压缩变形。3、驼背变矮,发生了骨密度低的人即便是到了成年以后身高也会缩短,而且这样的人往往会伴有驼背的现象。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骨密度低导致骨质疏松之后身体无法承担体重的负载,此时就造成了脊椎椎体弯曲变形,最后导致身高缩短。4、测量数值低,骨密度低还没有到达骨质疏松的程度的时候,一般表现处理的临床症状可能不太明显,很容易被忽视或误以为是其它的疾病。所以大家都应当坚持体检,用仪器测量出来的结果才能最准确的确认骨密度低。

骨密度检查的意义及方法

骨密度检查在临床上可以指导我们给患者用药或者是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的预防,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叫双能X线吸收法。 双能X线吸收法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临床上我们推荐的测量的部位一般是腰椎的1到4或者是双侧的髋部、股骨颈,或者有一部分我们还可以测病人的桡骨远端。 双能X线吸收法的值我们叫T值,T值就是我们用一个测定值减去一个同性别、同种族正常人的成人的骨峰值,与正常成人骨密度一个比值的标准差。T值可能拿到单子以后,如果T值是在大于-1的时候说明我们的骨质是正常的,T值在-1到-2.5的时候,说明我们骨量已经下降,然后T值小于-2.5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患上了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