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流程是什么

新生儿听力筛查分为几种情况:
1、正常出生的新生儿实行两阶段筛查,初筛 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一般是在48到70个小时进行初筛,复筛没有通过者或者漏筛者,应在42天之内进行双耳复筛,转诊复筛没有通过者,应当在出生三个月龄内,转诊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的诊断;
2、重症监护病房NICU婴儿,出院前进行自动脑干反应AABR筛查,未通过者直接转诊至听力障碍诊治机构进行诊断;
3、具有听力损失高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听力筛查仍应当在三年内,每年至少随访一次,在随访过程当中怀疑有听力损失时,应当及时到听力障碍诊治机构进行就诊;
4、尚不具备条件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医疗机构,应当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在三个月龄内,将新生儿转诊到有条件的筛查机构,完成听力筛查;
5、宣教对像,要给家长传授各年龄阶段相应的听性行为反应,观察的方法以及发放科普宣传调查资料;
6、追踪随访,每年至少一次至三周岁的,好比初筛 复筛通过有高危险因素的或者复筛未通过但是确诊正常的孩子。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听力筛查准确率

听力筛查有听性脑干电反应检查、诱发耳声反射检查,听性脑干电反应检查,如果排除机器及操作者问题后,准确率可达到98%以上。诱发耳声反射检查会受各种因素影响,如果排除各种外界的因素外,准确率经与听性脑干电反应相对比无差别,听力筛查在新生儿出生48-72小时进行,由于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1-2天时,新生儿中耳内可有羊水残留,会影响对耳声反射的记录。听力筛查未能通过,可受到检测机器的稳定状态以及检查时,小孩子未处于安静状态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第一次未通过,也有部分不是耳聋,可能是其他原因所导致,需要在出生42天后进行复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

检查很简单,也很快,主要是用一种特殊的筛查设备,像平时用的耳机一样塞到宝宝两个耳朵中,然后通过仪器发出声音,在仪器中显示出数字来评价宝宝的听力是否正常,对于先天性的耳聋或者听力下降,有早期筛查诊断意义。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新生儿出生之后的必查项目。对于在初次接受听力筛查没有通过的宝宝,需要在42天左右接受听力的复查,如果复查仍然没有通过,则需要在三个月左右进行听力诊断性的检查。听力的检查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等生理学的技术,来对孩子进行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能够很好的了解到新生婴儿的听力情况。检查主要就是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查,这是临床中对新生儿进行客观听力评估的一种重要方式。早期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诊断出新生儿是否存在听力障碍,如果发现了听力障碍,早期的干预,避免影响新生儿的语言发育。

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出生时一般要做听力筛查,如果出生时未通过,可以在宝宝满月时复查,如果社区医院有听力筛查仪,也可以到社区医院做,一般是社区医院没有仪器,是不能做的,一般是比较准的,有的孩子是因为对声音不适很敏感导致得不通过,并不是听力有问题,若都没过证明孩子听力确实有问题,建议你一切听从老师的,后期孩子言语功能训练很重要,目的是让孩子聋耳不哑。如果担心检查结果不准确的话,之后再给孩子做一个听力测试,平时也可以根据观察来了解宝宝的听力有没有问题。新生儿听力筛查还是挺靠谱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了解宝宝的听力有没有损伤,而且还可以了解孩子是否有一些先天性的听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