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结肠炎

所属科室:内科

阿米巴痢疾是一种传染病,其病原体为痢疾内变形虫(又名溶组织阿米巴,Amoebahistolytica)为人体唯一致病性阿米巴,属于原生动物门,肉足纲,根足亚纲。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没有固定的外形,可以任意改变体形。同时也能在全身各处伸出伪足,主要功能为运动和摄食。在人体组织及粪便中有大滋养体、小滋养体和包囊三种形态。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痢疾内变形虫在肠道内,破坏肠壁,或侵入其它器官。滋养体在体外抵抗力薄弱,易死亡。遇到不利条件会形成包囊排出体外。包囊对外界抵抗力强。

(一)滋养体 大滋养体20~40μm大小,依靠伪足作一定方向移动,见于急性期患者的粪便或肠壁组织中,吞噬组织和红细胞,故又称组织型滋养体。小滋养体6~20μm大小,伪足少,以宿主肠液、细菌、真菌为食,不吞噬红细胞,亦称肠腔型滋养体。当宿主健康状况下降,则分泌溶组织酶,加之自身运动而侵入肠粘膜下层,变成大滋养体;当肠腔条件改变不利于其活动时变为包囊前期,再变成包囊。滋养体在传播上无重要意义。

(二)包囊 多见于隐性感染者及慢性患者粪便中,呈圆形、5~20μm大小,成熟包囊具有4个核,是溶组织阿米巴的感染型,具有传染性。包囊对外界抵抗力较强,于粪便中存活至少2周,水中5周,冰箱中2个月,对化学消毒剂抵抗力较强,能耐受0.2%过锰酸钾数日,普通饮水消毒的氯浓度对其无杀灭作用,但对热(50℃)和干燥很敏感。

溶组织阿米巴的培养需有细菌存在,呈共生现象。目前无共生培养已获成功,为纯抗原制备及深入研究溶组织阿米巴提供了条件。

相关医生

医患问答

更多

原发性阿米巴脑膜炎

本病进展十分迅速,病情非常凶险,死亡率极高,在治疗方面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药物,根据文献报道,两性毒霉素B和咪康唑联用,这一例报道说该方案可能会有效,其他主要就是脱水、降颅压、抗癫痫、退热等对症治疗,以及相关的营养支持治疗。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了阿米巴原虫后所导致脑膜脑炎,早期可以表现为嗅觉和味觉的下降,然后随着高颅压的表现,可能会出现像剧烈的头痛、呕吐、发热,最后可能会出现癫痫的发作、意识障碍,患者最终常死于脑水肿所导致的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原发性阿米巴脑膜炎

多数患者在数天之内,可能会出现像谵妄、瘫痪到昏迷,本病的死亡率非常高、病程很短,一般在一周内死于严重脑水肿,所引起的呼吸衰竭、中枢衰竭,预后极差。当人在被阿米巴原虫污染的水中游泳时,阿米巴病原体通过鼻粘膜沿着没有髓鞘的嗅神经以及突破筛板,从而达到颅内含有脑脊液的亚蛛网膜层,最终入侵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起脑膜脑炎。早期因为病变侵入部位的原因,首先会出现嗅觉以及味觉的异常,然后会出现高热、癫痫持续发作和喷射状的呕吐等症状。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症状

炎症加重时浸润致密呈不规则片状,甚至形成脓肿、角膜溃疡、溶解,可有后弹力层皱褶、角膜后沉着物及前房积脓,可发生上皮反复剥脱。随着病情进展(>30天),角膜呈现中央或旁中央环状浸润,可伴有上皮缺损,或表现为中央盘状病变,基质水肿增厚并有斑点或片状混浊。棘阿米巴角膜炎是由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角膜溃疡,病程可以持续数月之久,以卡氏棘阿米巴最为常见。

肠外阿米巴病最常见的部位

肠外阿米巴病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肝脏,阿米巴滋养体可以从肠道经过血流淋巴蔓延到远处的器官,而引起各种肠外的并发症,其中肝脓肿是最为常见的,其次有一些器官也容易被累及,比如肺,胸膜、心包,脑,腹膜,胃部,胆囊,皮肤,泌尿系统,女性生殖系统也有可能会受到阿米巴的感染。阿米巴滋养体可由肠道经血液,淋巴蔓延至远处器官而引起肠外并发症,侵袭到肝,肺,胸膜,心包,脑,腹膜,泌尿生殖系统及邻近皮肤等,会出现有肠外阿米巴病,会有不同的症状。由于阿米巴滋养体可以由肠道,经过血液和淋巴蔓延到远处的各个器官,可能会引发肠外各种类型的阿米巴疾病,这个时候类型也是比较多的,主要包括肝脓肿是比较常见的,肺部,包括胸膜,也会可能出现肠外的阿米巴病,心包,脑部,腹膜,胃部,胆囊,皮肤,泌尿生殖系统都有可能会出现肠外阿米巴疾病,一般情况下出现了阿米巴疾病的时候,在急性期必须进行绝对的卧床休息,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补液的治疗。

结肠炎注意事项

结肠炎是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肠道问题,通常会引起人体腹泻和腹痛症状,为避免其反复发作或者带来更严重的影响,患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避免过饥、过饱:饮食应以少食多餐为宜,忌过酸、过辣等刺激性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2、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结肠炎患者如果出现脱水现象,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果汁、米粥等,以补充水、盐和维生素;3、戒烟忌酒:不宜饮酒、浓茶以及浓咖啡,同时应该戒烟;4、注意饮食卫生:结肠炎患者抵抗力较差,易并发感染,因而更应注意饮食卫生;5、注意腹部保暖:结肠炎会引起腹痛和腹泻,故应避免腹部受凉,以免加重腹泻症状;6、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