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

所属科室:内科

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C,HC简称丙型肝炎),系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经血源性传播。临床表现有发热、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异常等。与乙型肝炎类似,但较轻。多数病例呈亚临床型,慢性化程度较为严重,也可导致暴发性肝衰竭。多见于与其他病毒合并感染者。

相关医生

医患问答

更多

丙肝如何分级

我们一般是1型、2型、3型、4型、5型、6型。每一种又分两个到三个亚型,一般1型的话1b型1a型,2型的话也有2a型2b型就是这样的。这个的话我们是抽血就可以分出来的,但是这个分型的话一定要建立在,病毒在复制的状态下他才能分析。如果自己的病毒已经清除了,是阴性的话他就分不了型了。我们中国人的话一般,中国人的话70%都是1型比较多见,特别是1b型比较多见。所以我们现在正规的,进入我们国内市场的药的话,多半是针对1b型的,或者说一型的比较多一点。

中医治疗丙肝

表现为畏寒肢冷、身体困倦、大便稀溏等症状则属寒湿困脾,治疗主要以制苍术、厚朴、陈皮、茯苓、泽泻、甘草等中草药为主。丙肝病人出现身目皆黄则中医治疗丙肝的方法是茵陈术附汤,包括茵陈、制附子、白术、干姜、茯苓、泽泻、甘草、醋淬鳖甲等。中医方面治疗丙肝可以把几种中药材用来煎水服用,比如茵陈、白术、干姜、茯苓等,这些都具有抗病毒的作用,但需要连续服用几个疗程才能见效。丙肝的治疗还是以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为主,中药的抗病毒作用较弱,但其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对丙肝的治疗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不能彻底清除病毒而治愈丙肝。

中医治疗丙肝

遵循中医的辨证理念,解毒利湿,活血化瘀,扶正养阴,清肝保肝,快速清除病毒,修复受损的肝脏组织,恢复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丙肝属中医的湿热蕴结、肝郁脾虚、正虚毒瘀,三者互为因果,使得病情缠绵难愈,甚至恶化,变升症积。一般中医治疗丙肝这种疾病,大多是采取清热,解毒,利湿,利胆,保肝,活血等中药治疗和调理,药性比较温和,副作用比较小,对身体损害少,但是见效比较慢。而且一定要到正规公立三甲级医院肝病科就诊检查之后,由专科医生根据实际病情选择相应的中药,配合相应的西药治疗效果会更好。“杨/氏丙肝/方”遵循中医的辨证理念,解毒利湿,活血化瘀,扶正养阴,清肝保肝,快速清除病毒,修复受损的肝脏组织,恢复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这个是完全可以利用中药来进行治疗,丙肝属中医的湿热蕴结、肝郁脾虚、正虚毒瘀,三者互为因果,使得病情缠绵难愈,甚至恶化,变升症积。

丙肝导致肝硬化

绝大多数丙型肝炎感染以后如果不治疗最终的结局就是肝硬化,因为丙肝肝炎感染以后它通过机体本身免疫功能,清除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感染以后会有一个缓慢的逐渐加重的过程,最终绝大多数丙型肝炎感染的慢性病人结局都是肝硬化,而这种肝硬化表现得不太典型,不太容易发现,一旦发现以后或者到了严重,症状很明显的时候往往都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它跟乙肝是有些不一样,我们只有通过定期的进行筛查才发现有没有丙型肝炎,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自认为机体的免疫功能很好,不会感染不会发生肝硬化。

丙肝导致肝硬化

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据估计,我国约有1000万例丙肝病毒感染者。丙肝病毒感染进展多数缓慢,起病隐匿,患者可以无明显临床症状,只能通过化验检查得以发现,丙肝病毒引起的肝硬化也是我国肝硬化的常见原因之一,感染丙肝病毒后20年进展为肝硬化的比例大约为5%~15%。感染丙肝时年龄大于40岁、男性、合并糖尿病、嗜酒、合并感染乙肝病毒、合并感染HIV并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加速疾病进展。丙肝病毒相关的肝细胞癌发生率,在感染30年后为1%~3%,主要见于进展期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一旦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年发生率为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