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无力症,是一种遗传性出血病,特点为血细胞对多种生理诱聚剂反应低下或缺如,由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GPⅡb) 和(或)Ⅲa(GPⅢa)质或量的异常引起。
相关医生
专家科普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正常人血小板计数为每立方毫米100000~300万,即每升血液100×100000,超过正常上限值300多万,可称为血小板增生,其发生率小于1/100000,中老年40岁后发病率高。原发性血小板增生,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增生,是指血小板缺乏引起血小板增生的原因。建议患者及早就诊治疗,注意清淡饮食,可以配合中药进行调理。它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的一类疾病,可表现为血小板含量异常增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生活当中不可以吃含嘌呤比较高的食物,不吃比较酸和过辣以及比较粗硬的食物,要严格的戒烟戒酒,平时的生活当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喝一些白开水,不可以喝碳酸类的饮料,按时的服用药物,定期的到医院复查。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增多的症状一般情况下有出血或者是脾大等症状,出血可能会引起内脏出血或者是颅内出血,颅内出血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或者是恶心干呕等症状,出现这种情况,最好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脑部检查,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内脏出血可能会出现大便带血,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引发并发症,比如有心肌梗死。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血液系统中骨髓增生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又称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约60%的患者有jak2v617f基因突变。原发性的比较严重,对于身体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一定要及时的和医生明确诊断,其临床起病缓慢,可有疲劳,乏力,以血小板增多,脾大出血和血栓形成为主要临床表现。要注意好饮食,避免病症进一步加重。
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血小板减少症是以药物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使用的药物就是激素、免疫制剂治疗或者丙球。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首先需要到医院去进行检查,如果患者的身体上有类风湿因子,在治疗的同时,还应当按照类风湿疾病进行治疗。血小板减少主要是因为血小板生成减少、消耗过多造成的,首先需要明确具体的病因,如果是生成减少造成的,可以静脉输注血小板治疗,如果是消耗过多引起的,需要对症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如果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出现并发症,就需要积极治疗并发症,如出血严重且合并严重的贫血就需要进行输血治疗。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而且血小板减少的也不太明显的话,主要是密切观察。
血小板减少症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
中国血小板低于100乘以10的9次方每升的时候,既可以诊断血小板减少症,但是并非血小板低于100乘以10个9次方的所有情况都需要进行治疗; 血液科的角度上来说,如果在没有损伤性操作或者外科手术的需求前提下,在血小板大于30乘以10的9次方每升,查体没有活动性出血表现的时候,允许动态观察,因为在这个阶段的血小板减低即便是使用药物,也叫疗效不确切,只有部分患者在药物治疗以后血小板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而部分恢复治疗以后血小板没有明显的变化,更有少数患者在治疗以后可能会出现血小板下降的情况,所以在没有损伤性操作的时候可以不用治疗; 如果患者有损伤性操作或手术的需求,就需要进一步地去明确血小板减低的原因,积极的药物干预为后面的操作或手术创造条件。
血小板单位
正常数值应该达到10至30万,长到五六万又突然降到很低,这种情况还是考虑自身免疫性疾病,还是做一下骨穿,来明确一下具体的问题。必要时虚进行骨髓穿刺确诊。正常人血小板至少在3万以上,目前只有两个单位说明血液疾病已经发展到了很严重的程度,由于血小板本身在人体主要是对凝血功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所以血小板过低就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内脏以及大脑出血而危及生命,所以建议及时输血小板,然后对症改善症状和治疗。血小板是人体负责止血的血细胞,它具有粘附,聚集,分泌,释放等一系列功能,在人体止血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小板数量降低了,人体就有发生出血的风险,血小板数量越低,出血的风险越大,在临床上,急性白血病患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经常需要输注血小板治疗。1个单位的血小板在30ml左右,在临床上,一般12个单位的血小板作为1个治疗量,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大概在300ml左右。
科普文章
更多如何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没有手术创伤且不从事患者的出血危险的工作和活动,发生出血的风险较小,可以在不用药进行观察,首次诊断itp的一线治疗首选是
渐冻症早期无力会时好时坏吗
渐冻症早期无力有可能会时好时坏。 渐冻症早期的症状之一是无力感,这种无力感通常是在肌肉活动后出现的,包括运动和平常的活动。在早期阶段,无力感可能会表现为“时好时坏”的情况,即有时感觉比较强烈,而有时则
血小板是什么
血小板多数是身体骨髓成熟巨核细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属于是人体血液中一种正常的组成成分。 血小板可以起到防止出血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达到出血以后止血的效果,人体的骨髓成熟后巨核细胞浆裂解脱落的过程中,通常会形成血小板,身体在受到碰撞或是外伤情况下可以预防出血。血管创伤出血的情况下血小板还可以起到生理性的止血功效,对于人体的血液和身体健康有着较大的作用。 一旦发现血小板数值出现偏低或是身体出现异常情况,如伤口出血长时间不停止、频繁流鼻血、不明原因皮下出血等,需要积极就医,查明具体原因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怀孕血小板高
怀孕以后,由于孕妇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所以血小板及D—二聚体会稍微偏高,一般对孕妇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检查凝血时间延长,
怀孕血小板高
血小板也可以在骨髓纤维化的早期增加,继发性血小板增多主要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手术创伤等,单纯的轻度的血小板偏高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