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创建于1957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附属医院之一。现已建设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养生、保健、康复“六位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全国中医眼病医疗中心,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和感染病临床基地。是西南地区临床学科门类最全、综合服务水平最高的区域中医医疗中心、科教中心和治未病中心。 医院占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余平方米,编制病床2000张,现有临床科室35个,医技科室9个,中医特色病区8个,医院固定资产总值8.05亿元。2008年,医院被国家发改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主要承担糖尿病的研究。医院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推拿学),2个国家卫生部重点学科(中医眼科学、中医急诊学),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建设项目,8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项目,3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基地,5个四川省重点学科,4个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大疾病防治中心,1个省级治未病中心, 13个省级重点专科。医院现有专科门诊30个,专病门诊35个,常年有300余名专家、教授在门诊为病员服务。为了充分发挥名医名师的作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医院设有名医馆,常年有名中医60多人在名医馆为病员服务。 医院作为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现有14个教研室,1个模拟医院,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西医临床),7个博士授位点(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8个硕士授位点(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临床医学),3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医内科学、中医急诊学、中医眼科学),培养了全国第一个中医妇科学博士和中医五官科学博士。在校博士研究生90多名,硕士研究生760余名,七年制和本科生近3000名。同时医院还附设一所省级中医中专学校——针灸学校,在校学生15000余人。 医院作为西部唯一的国家中药GCP 中心,现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三级科研实验室2个,二级实验室1个,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3个,省级科普基地1个。近5年来,承担国家重大专项、攻关计划、支撑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300多项, 30余项成果获省、市以上科技进步奖,获专利21项;发表学术论文1093篇,其中SCI收录期刊及核心期刊论文313篇;在国家级、省级学会担任理事、专委会委员239人。现有中药小包装饮片470种,免煎颗粒380种,直服饮片30种,中成药380余种。拥有医院制剂15种剂型,100个品种,其中中药特色制剂90个。 医院现有医疗设备总值3.6亿元,有MRI、X线C型臂数字化血管造影系统、准分子激光系统(鹰视酷眼)、全身CT、CR、DR、彩色超声波诊断仪、TTM、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沉渣定量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流式细胞仪、全能手术系统、腹腔镜、宫腔镜、电子肠镜、电子胃镜、超声外科吸引刀、支气管内窥镜、全自动数字X线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