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1
简介: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二附院。成立于1927年,是江西省当时唯一的综合性公立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医疗诊治、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中心。在近90年办院历程中,医院秉承“崇德佑民”的院训,坚持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医疗服务为根本,把医院建设成为了一所“名医汇集、学科齐全、特色鲜明”,能满足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坚持优质高效理念,引领着全省医疗护理工作高水平发展。

  医院开放床位2056张,临床医技科室50个、分院1所。医院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雄厚,多学科跨入全国先进行列。是“卫生部脑卒中筛查基地”、“卫生部临床路径试点单位”和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拥有江西省医疗系统唯一的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江西省医疗系统唯一的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医疗单位。江西省医疗系统唯一的院士工作站落户我院。被卫生部授予全国万名医师支农工程先进集体。普通外科是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江西省肝胆疾病工程技术中心、江西省普通外科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和江西省腹腔镜质量控制中心、江西省腹腔镜培训基地;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中心江西分中心落户我院;心血管内科、肝胆外科、血管外科、小儿眼科、心胸外科、骨科、神经内科等专科在跻身全国一流行列。心血管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临床专科和卫生部首批认定的心律失常、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心脏猝死-Burugada 综合征世界著名研究组织接受的首家中国研究注册单位,在心脏病基础研究方面已跻身世界前列。

  “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示范覆盖率达100%。严抓 “三基三严”训练,自2007年省卫生厅开展全省临床技能大比武起,连续五届均在大比武中名列前茅,其中获得4次团体一等奖,2次团体二等奖,15名护士荣获“岗位技能标兵”称号。

  拥有一批江西首创学科和率先开展的诊疗技术。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心胸外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科、皮肤科、麻醉科、儿童眼科等数十个科室均为省内首创专业学科。医院率先在全省开展器官、组织移植,心脏、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人工耳蜗治疗耳聋,心脏手术,小儿弱视治疗等先进特色诊疗技术,为江西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医学事业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坚持人才发展战略,走上了一条科技兴院、人才强院之路。

  医院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为人才铺垫了成长之路,一批又一批代表江西医药卫生较高水平的高精尖人才脱颖而出。

  医院是临床医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博士106名,硕士305名,高级职称526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40余名。担任全国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或常委11人、委员17人,省医学会主委、副主委34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0人,省政府津贴专家10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1人,国家卫生部、人事部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6人;江西省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十位优秀科技创新人才1位;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3人、江西省井冈学者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7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 。

  坚持科学与教学并重,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级医学人才。

  医院科学研究水平居省内领先地位。十年以来,承担各级科研课题184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9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医院科研工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论著5000余篇,其中SCI、CSCD和核心期刊论文2068篇。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验收200余项,其中国际先进8项,填补多项国内省内空白。获省科技进步奖和省自然科学奖31项,其中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为江西省2000年设立该奖项以来医疗卫生界唯一的一等奖)。

  作为江西历史上最悠久的大学附属医院,每年承担着临床医学、医学影像等10多个本、专科专业2000余名学生的临床教学和400余名进修生的带教工作,完成本科2万余学时的教学任务。培养28名博士研究生、449名硕士研究生。医院全面开展多媒体和双语教学,获全国多媒体教学奖2项,江西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江西省名师”3人。历年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医院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十年来,派遣医务人员出国(境)培训、研修与留学100余人次,出国(境)访问与学术交流220余人次,赴南极长城站执行考察任务2批次,0其中谢庆斌为世界首位登上南极的中医师。每年派出医务人员300余人次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著名的医学院校及医院参观学习、研修深造。先后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森尼波克医学中心、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特别经济区、日本熊本大学医学部、法国普瓦提埃大学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医学院校、医疗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业务协作关系。

  我院牵头成立了江西省干细胞库,为江西干细胞高水平研究建立了平台。邀请了吴孟超、吴泽祖、强柏勤、郑树森、阮长耿、陈香美、王陇德、杨宝峰、陆士新等两院院士及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博士后余佳、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王宏声、美国威克森林大学再生医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张元原、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常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敦医学院终身教授耿永健等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和技术指导。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为肝胆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中科院院士吴祖泽教授和工程院院士阮长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韩忠朝为我院江西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吴祖泽、陆士新、阮长耿院士同时还被聘为医院院士工作站顾问。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工程院院士杨宝峰为我院心血管内科名誉教授。特聘美国Emory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杜杰博士为科研指导专家。

  一代又一代二附院人精诚相守、医道相传,在江西 4400万百姓心中有口皆碑,面向未来,二附院人将以执着的信念、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严谨的学风,为赣鄱大地打造一所“国内一流、重点学科国内领先的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


展开
江西省南昌市民德路1号

健康科普

短视频
视频
音频
文章
问答

膝关节置换术后是否和正常人一样

膝关节置换术后很多患者较关心有无疼痛,以及能否像正常人一样恢复到原来的生活中,还有膝关节换完后其功能到底能恢复到什么程度。现在大部分需要做膝关节表面置换的患者都是老年患者,是骨性关节炎的病人。这类患者在疾病的后期其膝关节的功能明显受到限制,有的甚至只能弯曲十几度,没办法上楼、蹲下,甚至没办法上厕所,明显影响其生活质量。第二个是疼痛,导致患者不敢下地。做膝关节表面置换最主要的目的是恢复膝关节的功能,消除或缓解膝关节的疼痛。手术后大概两到三天就可以自行下地走路,正常的行走生活方式没有问题。膝关节术中的功能非常好,身躯活动非常好,但是术后因为肌肉的紧张还有些疼痛。患者需要自行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膝关节的功能康复。只有康复得好、膝关节的屈伸运动恢复得好,才可以做跪下、蹲起的动作。但是有部分患者的康复做得不理想,可能就不能深蹲或是做剧烈运动,但基本上也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脊柱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手术指征

对于脊柱骨折的病人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什么情况下是需要积极手术?1.有严重复合伤的患者应该积极治疗、抢救生命,有骨折脱位的应尽快复位固定,然后恢复脊柱的黏状。2有脊髓压迫的患者应该尽早手术解除压迫,把保证脊髓功能恢复作为首要的任务。3.颈性腰椎骨折有脱位,合并关节位的交锁,影像学检查显示有骨折碎块进入椎管内压迫了椎管,压迫了脊髓。4.截瘫平面逐渐在上升,说明里面形成的血肿,或者是有持续的压迫造成的脊髓继发性的损伤。以上这些情况下一般是要尽快积极的急诊手术,并积极的预防并发症。

关节换了能用多少年

人工关节设计的理论寿命为15-20年,很多人认为换人工关节以后能用20年,其实人工关节的使用与穿鞋相似,不同的人使用其寿命不同。理论上的使用15-20年是一个大概率的在模拟人体的环境中,所测量出来的时间,而具体上落实到每一个患者身上,使用时间和寿命是不相同的。另外关节的使用过程中,很多是因为感染或松动而需要翻修。关节置换的患者要注意术后保养,才能延长关节假体使用寿命,没必要按关节的设计使用年限来作为心里预期。

打了石膏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点,石膏固定后,要把患肢抬高,患肢要高于心脏平面,以利于血液回流,以促进上肢或者下肢的消肿。第二点,要注意观察肢体末梢的血液循环,如果石膏固定后出现肢端皮肤青紫、发冷,或感觉剧烈疼痛、麻木,说明有血液循环障碍,需及时联系医生采取措施,松解石膏或重新固定。第三点,在石膏固定期间,要注意进行固定关节的功能锻炼,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保持关节软骨的营养和关节活动范围,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腰不痛为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三大症状特点:第一个是腰痛,第二个是坐骨神经痛,第三个是马尾神经的症状,但是并没有说这三大症状特点同时会出现,有可能只是出现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可能只出现坐骨神经痛,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多的病人表现出腰不痛,但他椎间盘突出压到了神经,他出现了坐骨神经痛,甚至有一种极限的突出,他只出现了马尾神经的症状,所以腰不痛,也有可能会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事实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不需要手术的,它是一个软的组织,他掉到椎管里面压到了神经,它有三种结局,第一种结局通过卧床,突出来的椎间盘也回拉;第二个结局就是突出来的椎间盘慢慢的吸收掉;第三个结局就是椎间盘不吸收,压到了神经,压到了神经以后有四个结局。第一个结局是疼痛;第二麻木;第三无力;第四肌萎缩,回拉和吸收,这两种情况都是不需要手术的。

骨折后吃什么好

骨折后的观点是饮食要注意营养的均衡,这个既能增进食欲,提供足量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第二要戒烟戒酒,吸烟会造起血管收缩,减少伤口或骨折断端血液循环和血供,明显影响伤口愈合和骨折愈合能力,喝酒能增加骨折伤处的痛感。另外酒精会引起肝脏代谢紊乱,影响蛋白合成,因此对骨折愈合是不利的。第三骨头汤对骨折愈合的作用非常有限,少吃无妨,量大无益,不适宜每天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