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痛风它是和高尿酸血症紧密相连的,首先它就是因为嘌呤人体的嘌呤代谢出现障碍引起的一系列的表现,病人可以开始是一个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期,只是体检化验是一个尿酸增高,然后随着尿酸的蓄积可以出现尿酸沉积,引起的一些其他表现,比如说出现急性痛风性的关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有哪些
中风在中医学当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风范围比较广,它包括感受所有的外邪以后引起的疾病属于是中风。如感受外邪以后引起的感冒一类的疾病是中风。第二,凡是肢体出现动摇震颤,麻痹一类症状的属于是中风的范畴。第三,单纯性的面瘫,中医认为属于是中风。第四,指的是脑中风,脑中风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者没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但是出现肢体的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属于中风。一般所讲的中风指脑中风,引起脑中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宋代以前认为中风是由于感受外来的风邪而引起来的,宋代以后包括我们现在,认为中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而出现风火痰瘀气等病理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的中风。由于风火痰瘀虚气,这样六个病理因素的影响,闭阻经络而出现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严重的可能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出现意识障碍。
中医对扩张性心肌病的认识是怎样的
扩张型心肌病在中医的古籍里面没有这个病名,但是一些中医的典籍其中有很多扩心病相关症状的描述,比如散见于心悸、喘证、水肿、痰饮这些病种。黄帝内经这部书有2000年的历史,它的《素问·水热穴论》中说,水病,下为浮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其实它描述的就是扩心病心衰的一个表现。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水气病》里面,他说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这就是典型的右心衰的表现。明朝的《景岳全书·喘促篇》,他说虚喘者慌张气怯,声低息短,惶惶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唯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等,这里都提到了下肢水肿、气喘不能平卧这些症状,它与扩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心力衰竭是非常相似的。黄帝内经《灵枢》经里面说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动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它的表现就类似于扩心病心律失常的症状,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既有外邪的侵袭,饮食劳作,还有素体的禀赋不足,正气虚弱,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但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心气亏虚,则中医认为在本病病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医如何认识老年痴呆
根据痴呆的一些表现,它的一些记忆力的下降、认知功能的下降,在中医里边跟肾的关系比较密切一些;因为肾是主骨生髓的,有一个病叫脑髓鞘,跟痴呆的表现非常的相似,肾虚精亏这是发生痴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第二个是肝,因为肝是主疏泄、主藏血的,我们目前的人生活节奏比较快、压力比较大,肝的这种疏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那肝的疏泄功能不好以后,会造成气积和气血的逆乱,会影响智能;第二个气血逆乱以后会形成痰和瘀的内阻,形成气血不通畅,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痴呆;中医对老年痴呆的认识,包括虚实两方面,虚证的话主要是跟肾和肝关系比较大一些,实证的话主要是跟痰和瘀的内阻关系比较大。
中医如何认识银屑病
中医认为银屑病的发病是正气虚。银屑病中医叫做白疕,白疕它也是一个顽固性的皮肤病。临床导致银屑病发病的邪气有风,湿,热,瘀,痰等邪气,而正气不足可以表现为气血阴阳亏虚的状态,所以临床银屑病辨证有多种类型:有风湿,风热郁阻的类型,有湿热内蕴的类型,也有血热,热毒偏盛的类型,还有阳虚,阴虚,气血亏虚的类型,临床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皮损表现以及舌苔,脉象来综合辨证。
中医是如何认识高血压的
中医学并无高血压这一病名,但没有这个病名并不代表中医学,对高血压丝毫没有认识。高血压患者是以头痛头晕、时发时止、耳鸣、心悸为特征。故属于中医学的眩晕、头痛等疾病范畴。事实上与高血压有关的,各种临床症状和相应的防治方法,中医文献中均有记载。比如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等记载,认为本病的眩晕与肝肾有关,《丹溪心法·头眩六十七》提出。无痰不眩无火不晕的理论,认为痰与火是引起眩晕的另一种原因。高血压病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肝、肾、心、脾功能失调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衡所致。其中以肝、肾两个脏器阴阳失衡尤为多见,其病因七情所伤,饮食失节和内伤虚损等因素所致。
中医是如何认识冠心病的
中医认为冠心病病因有以下几个:1、寒邪侵袭。2、年老体衰。3、久病体弱、劳倦,过食肥甘厚腻、七情内伤等。目前认为冠心病的病机多属于本虚标实,本虚是气血阴阳亏虚,标实是寒凝、气滞、血瘀、痰浊等,痹阻胸阳、阻滞心脉。冠心病相关证候的一些要素,在临床上要辨证的话,多是以气虚、血瘀、气滞、痰浊、阴虚、阳虚为多见,临床上通常把冠心病分为这样几个主要的证型,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气滞血瘀型、气虚血瘀型、寒凝血瘀型、瘀热互结型、气阴两虚型、心肾阴虚型、心肾阳虚型以及阳气虚衰型。
中医是如何认识骨刺的
人的生长发育中像青壮年的时候肾气是越来越充盈的、骨骼越来越强壮越来越结实肯定不会得骨刺,到30岁以后随着肾气的消耗便出现肾虚,这会儿就会逐渐的骨骼退变开始出现长骨刺。骨刺虽然是一个生理的过程,如果它引起疼痛导致了病理变化过程像关节骨刺引起骨性关节炎也叫增生性关节炎引起疼痛就要去辩证分型了或者风寒鼻祖、血淤气滞、肾虚、湿热下住引起这个症状。每一型的中医认识是不一样的。
中医如何认识鼻窦炎
鼻窦炎中医是叫鼻渊,它是指中医认为它主要是由于外邪侵袭,或者是脏腑失调所引起来的,比如鼻流浊涕中医讲鼻流浊涕量多不止,而为特征的疾病,那中医认为鼻窦炎,它是有实证和虚证,实证是起病比较急病程比较短的,那虚证是病程比较长缠绵难愈,那实证它主要是由于是外邪侵袭一个是肺经郁热,还有胆腑郁热和脾胃湿热导致的,那虚证主要是由肺气虚化,还有脾气虚弱所致的。
中医如何认识银屑病
银屑病中医叫做白疕,白疕它也是一个顽固性的皮肤病。因此它的治疗疗程还是比较长的。咱们在病机上,主要认为它是一个先天的素体的血热。因为咱们发现银屑病,它常常好发于青壮年,青壮年他本身就是一个素体血热的一个体质,然后再加上他的饮食生活作息,感染了一些外邪或者体内生热,这种先天的体内的蕴热和外在的因素作用在一起,引起了血分的一个蕴热化毒,然后蕴结肌肤形成了一个红斑,脱屑的一个皮肤表现。所以咱们在治疗银屑病上,中医治疗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在它的急性期,比如说进行期的时候,它的皮疹是以鲜红色的皮疹,不断扩大的皮疹,点滴状的皮疹为主的,我们可以晾血清热为主进行治疗,然后在它的静止期,它是以暗红色的斑块斑片为主要进行表现的。中医认为它是在血热的过程中,耗伤了血液,所以它会有血瘀成分的存在,我们会在晾血的同时,给它进行一个活血的化瘀,晾血化瘀,在它的消退期,皮疹逐渐变淡了,患者皮肤会有一个干燥脱屑,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常常会辨为血热血燥,在晾血的同时,会给它加一点养血的一些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