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科普聚合
"喂养误区"相关问答:

四个月婴儿喂养

四个月的婴儿主要就是吃奶粉,需要定时定量给孩子喂奶,一般三个小时给孩子喂一次奶粉,一次吃奶120-160ml左右,一天吃五到六次。因为个体差异原因,如果孩子胃肠消化功能好,可以试着给孩子添加辅食,可以一天可以吃一到两次米粉,给孩子打一些蔬菜水果汁喝,但是刚开始添加辅食,不要给孩子吃的过多,由少到多的添加。从4或6个月龄到8个月龄短短2~4个月的时间,婴儿要从单纯奶过渡到成人食谱,仅在食物质地上比成人软、烂、碎,这期间每加一种新食物或改变一次食物质地都需要婴儿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正常的胃肠功能,同时家长还应有适宜的喂养行为。母乳喂养4~5个月龄每天5~6次,每次150~180 mL。四个月的宝宝肠胃功能不完善,消化功能比较弱,不能添加辅食,添加辅食可能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的现象产生,要少食多餐,每餐不宜喂奶过多。

1-3岁幼儿喂养指南

1到3岁婴幼儿喂养指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或者其它乳制品逐渐过渡到食品的多样性;第二选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这个食物我们尽量给孩子做到 细、软、碎、烂;第三要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辅食,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清淡口味;第四要在良好的环境下规律的进餐;第五要鼓励孩子多去户外游戏活动;第六我们每天要足量的饮水;第七我们要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的各种指标;第八就是要确保饮食的卫生,严格各种餐具的消毒 保证饮食的卫生。

婴儿喂养不足的症状

婴幼儿喂养困难是存在于婴幼儿期的一种常见喂养问题,可能是婴幼儿吸吮—吞咽—呼吸过程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中出现问题所致,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饮食习惯的异常和行为的异常,如食欲下降、挑食、偏食、厌食、进食时间过长等,喂养困难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可造成不良影响,如营养不良、贫血等,因而一旦发现应积极干预,以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合理喂养,促进小儿正常发育。

如何喂养早产儿

第一喂养方法的选择,喂母乳是最好的,凡具有吸吮力的早产儿就应该母乳喂养,与足月儿的人乳喂养相比早产儿的母乳更多的蛋白质必需脂肪酸能量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往往可以使早产儿在较多的时间内恢复出生体重,如果没有早产母乳或者是人乳库的供乳,就应该给予适用于早产儿的配方奶。经口喂养除了需要吸吮力外,还要靠协调的吞咽功能,用会厌和软腭的关闭以及鼻通道以及具备正常的食管运动功能,胎龄三四周前的早产往往缺乏这些同步过程,一般需要鼻饲法喂养。对于早产儿的喂养方案,早产儿对能量的需要以及对水分的需要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不能硬性规定,我们一般都是有关于早产儿的表格,根据新生儿液体的添加速度和管食喂养用量以添加速度作为参考,来为我们早产儿更好的服务。

婴儿喂养常出现的问题

婴幼儿喂养的常见问题包括:1、1岁以内: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辅食品种从单一到多样;2、1-2岁:均衡营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10月龄婴儿的食物可以开始加盐,食盐量为成人的1/4,不宜过咸,以免加重肾脏负担;3、2-3岁:荤素搭配,避免食用反季节蔬菜。

感冒药有哪些用药误区

有些感冒的患者可能是上班族,感冒后想快点好,就可能多种药同时服用,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以西药为例,西药的感冒药当中的成分都是极其相似的,它一般都是一些解热、镇痛、抗过敏、抗病毒的成分的组合,如果选择两种以上的感冒药同时吃的话,其中的药物的成分就会叠加,有些药物的成分叠加后会产生不良反应,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叠加的话,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肝损害。

新生儿前三天怎么喂养

刚出生三天的宝宝每次吃奶量要控制在30到60ml之间,每天喂养六到八次,每次间隔三到四小时喂养一次,如果宝宝睡着以后就不要再叫醒宝宝喂奶,避免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另外孩子比较小,肠胃功能发育还不够完善,家长每次给宝宝喂奶后都需要给宝宝拍拍嗝,能够有效缓解宝宝吐奶溢奶的情况。关于新生儿喂食,在前半个月的喂养方式都是按照体重的公斤数来计算,每公斤每日100毫升奶左右,然后要定时定量,如计算出一天喝400毫升,每隔两三个小时喂食,那么每次每顿喂奶也就在60到70毫升左右。如果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不要一下子喂太多,如果宝宝一次吃完了所有的奶量,下一餐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增加;总的原则来说,都是需要进行按需喂养,孩子只要在醒来出现哭闹,张口寻找奶头的时候就可以给宝宝喂奶,不限次数和量,需要保持每天大便至少1到2次,小便量每天至少6次以上。

儿童分离焦虑有哪些误区

儿童分离焦虑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就是这个家长把孩子抱过来,一到幼儿园就哭就闹然后抱着大腿不撒手,把他送到幼儿园,然后幼儿园的老师也打电话你还是来接他吧,在这里哭闹得不行跟其他小朋友没法相处,非常影响我这个幼儿园的一个正常的一个秩序。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是需要去跟这个教育工作者去沟通的,其实家长碰到这种情况可能最多的就是把孩子接回来把孩子批评一顿得了,下次明天再送过。但事实上家长其实在这个时候应该去跟教育者去做一个很好的沟通,说这个孩子现在是什么问题希望老师在某些方面能配合,而且现在幼儿园很多老师他还是有心理学方面的一些常识。他可能也会因为这个孩子的特殊情况,然后给他一个心理上的一个支持,这种心理上的支持其实是很重要的,其实说白就是要包括我们医生,我们医务工作者包括父母包括教育工作者形成一个联盟其实是很重要的。

中医抗癌研究有何误区

中医抗癌研究有何误区:实际上咱们临床中,好多病人用中药是没有经过辩证的,有的时候是,哪个地方有一个好的中医,我把我的影像资料或者病历给他寄过去,然后他就把他的中药或者中成药给邮寄过来,这实际上是大错特错的。这个就可能陷入两个误区,一个是就是火上浇油,就是你是热性体质,用上热性中药。另一个是雪上加霜,就是你本来是凉性体质、寒性体质,用上凉性中药。中医讲究治病,讲究的是阴阳、寒热、虚实,然后根据这些病情的变化,给你配合不同的中药,所以患者在临床应用中药时,一定要经过中医的辨证、中医的号脉。如果一个医生说不用号脉就给你吃中药,这是大错特错的。

癌痛治疗的常见误区

癌痛治疗的常见误区: 1.癌痛患者大多需要吃强阿片类药物,出现一种恐惧感,觉得会依赖,甚至说上瘾或者说甚至就像吸毒一样会有这种成瘾的现象,临床上阿片药物镇痛达成共识,不会成瘾,可以忽略不计。 2.认为癌痛的治疗意义不大,这是一个误区。晚期癌痛的病人吃阿片类药物是有必要的,最主要治疗的目的是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