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后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
穴位注射后一般的不良反应,一般表现为局部的酸胀麻木无力等,而这种情况一般持续1到2天左右,那么部分敏感的患者,可能会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但是一般是不需要处理,就会自行缓解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让患者,在治疗24小时后,局部自行进行热敷治疗,那么有个别人,假如因为疲劳,空腹以及体质因素较弱的原因,或者是治疗的紧张,也容易出现晕针的反应,比如表现为像,头晕胸闷心慌,全身无力等等的不良反应。这时候我们要叮嘱我们的病人,平卧休息半小时就可缓解,必要时给予吸氧治疗,那么有时候我们注射时,由于刺破了小血管,会出现局部的血肿,一般也会在1-2周就自行进行了吸收,一般24小时可以局部的进行热敷治疗。如果治疗注射后,出现了全身的分团搔痒,因在治疗前注意询问病人有没有过敏史,避免治疗的时候,出现药物的过敏现象,治疗后出现不应该出现的异常反应,如果是治疗后,有出现不能缓解的异常反应的时候,那么要及时的到医院就诊。
穴位注射法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穴位注射治疗法,它的治疗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像我们的运动系统的疾病,比如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有我们的神经系统疾病,像头疼,失眠,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消化系统疾病,比如胃痛,胃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我们的急慢性的支气管炎,我们的哮喘肺痨,心血管疾病,比如像心动过速心痛,高血压等等疾病。再有外科疾病,像乳痈肠痈腹痛,肠梗阻胆道的感染,再有说比如像,银屑病风疹痤疮,五官科的疾病,像我们的咽喉的肿痛,目赤肿痛中耳炎,像妇产科小儿科,表现像子宫脱垂,小儿的肺炎,小儿的腹泻,像外科手术麻醉,穴位注射施行的时候,用于五官科的治疗也是非常多的,那么通常用的体血耳穴是比较多的。
肩周炎穴位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肩膀就像冰冻住了似的,常伴有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肩关节各方下活动均受限,甚至关节活动受限,逐渐加重或夜间疼痛明显。肩周炎的选穴常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或循经而定,临床常用的有肩髃、肩髎、肩贞、肩井、缺盆、极泉、阳陵泉、阿是穴等,具体应用时,应随症加减配穴,对有明显肌肉萎缩和肌肉粘连者应配合其他疗法综合治疗,同时,在治疗期间须进行积极的肩关节功能锻炼。近年来,在随从吕景山国医大师学习的过程中,也尝试采用对穴、阳陵泉配太冲穴来治疗肩周炎,确有奇效。
治疗湿疹穴位
具体艾灸的穴位:阿是穴(局部患处)、止痒穴(曲池穴上2寸)、合谷、三阴交、曲池。一般以清热利湿,养血祛风止痒为主。艾灸是可以治疗湿疹的。可以采用局部艾灸大椎,肺俞,血海,曲池,合谷,神阙穴等位置,这些位置上面艾灸,都会有利于孩子湿疹的恢复,而且艾灸的时间要以宝宝适应为度,先慢慢的帮助孩子一点一点的进行艾灸,慢慢的在增加艾灸的时间,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效果,而且还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才可以。具体选穴,谨遵医嘱,这个可以进行普通针刺,也可以配合做下放血疗法,或者配合做下拔罐刮痧,这个都有利于祛湿,同时有湿疹治疗过程中,不要食用辛辣热气的食物,配合多点吃蔬菜水果。一般湿疹针灸取穴的话,主要是可以选择大椎穴,曲池穴,血海穴还有脾俞,阴陵泉,阳陵泉穴。
血压高的穴位
降高血压的穴位主要有太冲穴,太溪穴和曲池穴,高血压患者平时可以按摩太冲穴,太溪穴和曲池穴,具有降血压的作用,每天坚持按揉这三个部位总量达两百次以上,两个月以后,一般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变化,血压可能会降低,但是这个按摩方法,只是起到一个辅助降压的作用,不能完全的代替降压药,所以患者平时还是以服用降压药为主,按摩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另外,曲池穴具体的位置是屈肘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是曲池穴,曲池穴对老年人有一个显著的功效就是降血压,高血压患者可以经常按揉这个穴位。还有太冲穴,太冲穴在脚背上,大拇指的间隙后方凹陷处,太冲穴现代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青光眼,面部神经麻痹,癫痫,肋间神经痛,月经不调,下身瘫痪等。
血压高的穴位
平时可以选择头部按摩,如使用手指反复在头部进行梳头动作,并可对头部重点穴位进行按摩,像太阳穴、印堂穴、百会穴、风池穴等,在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每次按摩用时15-20分钟左右,可以达到很好的降压效果。另外,也可以选择合谷穴、内关穴、膻中、三阴交、太冲穴、涌泉穴等进行按摩,都有较好的降压疗效。也可以进行耳部穴位的按摩,像选择降压沟等部位进行按摩。
肩周炎针灸穴位
肩周炎针灸取穴,常用的穴位是,肩骨禺穴,肩髎穴,肩前穴,当肩部上抬时,会出现两个明显的凹陷,前一个凹陷就是肩骨禺穴,后一个凹陷就是肩髎穴,在腋前皱襞的顶端,与肩骨禺穴之间,就是肩前穴,这就是平时治疗肩周炎的肩三针,然后还要用臂臑穴,曲池穴,手三里穴,外关穴,合谷穴,以及天宗穴,条口穴,阳陵泉穴,还有就是局部的阿是穴,阿是穴的选取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要需要仔细寻找局部的痛点,每次都不一样。
耳聋针灸穴位
针灸治病取穴有三个原则:1.局部取穴,在病变局部或周边取穴,调节局部气血淤阻。2.远端取穴,根据经络从远端巡行到病位局部取穴,也叫循经取穴。3.辨证取穴,根据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情况,在相应经络或背俞穴上取穴。针灸治疗耳聋,可取听宫、听会、翳风、率谷、百会等局部穴位。耳周穴位向远端取穴,可取足临泣、侠溪、地五会,或中渚、液门、外关等,都属于远端的循经取穴。辨证取穴,针对热症可取丰隆、气海、关元等穴位。
膝关节疼痛穴位
膝盖外伤、劳累、体重过重、长时间下蹲、膝关节的受凉受寒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膝盖疼痛,而穴位的按摩可以通经活络、改善血液循环、筋腱的柔韧性,从而减轻膝关节的疼痛。膝关节痛可以按摩腰眼穴、血海穴、膝眼穴等穴位。腰眼穴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4横指稍宽处,左右各一穴。按摩腰眼对腰背酸痛、腰肌的劳损、腰部的冷痛、急性的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酥软无力、膝盖疼痛等都有很好的效果。血海穴在大腿的内侧,膝盖骨往上约3横指宽处。按摩此穴位能缓解膝膝盖疼痛、大腿肌肉酸痛等等。膝眼穴在膝盖骨下方两侧的凹陷中,内侧称内膝眼,外侧称外膝眼,按摩此穴位对膝盖肿胀疼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腿痛等症状效果显著。专家提示:膝盖疼可按摩腰眼穴、血海穴、膝眼穴等穴位。腰眼穴在腰部第4横腰椎棘突下旁开4指稍宽处左右各一穴。血海穴在大腿的内侧,膝盖骨往上约3横指宽处。膝眼穴在膝盖骨下方两侧的凹陷中,内侧称内膝眼,外侧称外膝眼。
腰椎间盘突出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疗法,属于西医的一种疗法,就是在患者相应的部位进行穴位注射,这些穴位,都是采用中医的命名所取的,在这些特殊的穴位上注射特殊的药物,以此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属于一种中医和西医相结合的疗法。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效果,还可以用于治疗多种内科疾病,患者在得了腰椎间盘突出之后,可以尝试使用这种疗法来进行治疗,如果效果不好再更换其他疗法。腰椎间盘突出是可以选择做穴位注射这个疗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