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科普聚合
"红细胞血红蛋白"相关问答:

洗涤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是全血中去除全部血浆和大部分白细胞和血小板经过生理盐水反复冲洗3次以上,制备而成。经过洗涤的红细胞,消除了80%的白细胞和98%的血浆蛋白、胞碎片、代谢产物、钾离子、胺、乳酸盐和抗凝物质,同时也损失了20%左右红细胞。洗涤红细胞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新生儿,发生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免疫性疾病的患者,高钾血症肝肾功能不好,反复输血的病人可能要器官移植或器官移植后的病人。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区别。目前临床上提倡的是输注成分血,例如浓缩红细胞,血浆或者是血小板等。临床上洗涤红细胞主要用于溶血性贫血的患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

悬浮红细胞

提炼红细胞:将全血中的绝大部分血浆在全封闭的条件下结合出后余下的部分所做成的血细胞成分血提炼红细胞用来增强红细胞的,尤其是贫血但是血容量正常的人。漂浮红细胞主要用来改正各种贫血,要严格胜算做手术指征,一般血红蛋白高于60gL、红细胞压积低于02时可考虑做手术,特殊情况下可调高做手术指征,如患者高龄、体重低下、心肺代偿功能不全、急性大量失血过多、代谢率升高、呛水等。做手术前作好检验、核实等培训,做手术后也需要有作好检验,判断做手术是否有效。一般是先输血浆再输红细胞,因为这样有利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防止高红细胞血症,另外血浆里边面的主要成分是蛋白,储存条件,要求是非常高的,在解冻后极容易发生变性的可能,所以一定要先输,另外血浆里还有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有利于避免在输红细胞后的出血倾向。

悬浮红细胞

如果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以及胆固醇增高,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还会出现血沉加快的情况。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就是指的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缓慢,表明红细胞能相对稳定的悬浮于血浆中。看完了你的描述,知道了你的顾虑,其实你大可放心了,悬浮红细胞和悬浮少白红细胞作用是一样的,都提升红细胞总数,只是少白红细胞更精致些,过敏反应更少些。没有危险的。漂浮红细胞是将收集到多联袋内的全血中绝大多数血浆,在全封闭的条件下结合出后,并向余下的部分参与红细胞提供液,做成的红细胞成分血,定义为漂浮红细胞。

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反应的是体内血糖的平均水品,与患者是否空腹及患者的抽血时间没有关系,这个数值可以帮助患者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血糖的情况,它反应的是近期的平均血糖,医生也可以根据这个数值调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剂量。糖尿病人平时需要规律用药,控制饮食,不要吃含糖食物,少吃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比如米饭、面粉,多吃蔬菜杂粮,适当运动。首先糖化血红蛋白主要是反映患者近三个月来血糖控制情况正常值是在三到六之间,如果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超过了6,说明患者近三个月来的血糖偏高,考虑是有糖尿病的可能,所以是需要做口服糖耐量以及c肽胰岛素检测来明确诊断,同时还需要积极应用降糖药物或者是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意义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问题,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是可以反映近两三个月以来的血糖情况,可以配合一些其他检查来确诊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c)的测定目的在于消除波动的血糖对病情的控制观察的影响。随机检测HbAc,若9%,预报糖尿病的标准度约为78%,灵敏度为68%,特异性94%;6-7%控制理想,7-8%可以接受,8-9%控制不好,大于9%认为控制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更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当超过8%就应该加强血糖的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也是诊断和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

它代表近三个月平均血糖,如果怀孕以后可以出现妊娠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受餐后血糖的影响,这个出现增高的情况一般与红细胞增多症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孕妇应该密切注意血糖的变化,以免发生妊娠糖尿病,建议平时监测空腹及餐后两个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数值在百分之4.0~6.5%之间。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在6.5%以内即可。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4-6%,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增高,这可能是血糖控制不稳,最好定期抽血检查血糖,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二甲双胍等药物,必要时建议用胰岛素等药物,平时注意饮食调理,最好少食多餐,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吃甜食等,最好不要熬夜,不要过度劳累。

三系减少会出现哪些临床表现

血三系减少的病人会出现因为白细胞低而出现容易感染发烧,上呼吸道感染,黏膜的感染,肺炎等。由于红细胞的减少会出现贫血,严重的贫血会出现低血压,低血容量性休克甚至贫血性心脏病。血小板减少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活动性出血,这是主要的临床表现。如果要是恶性的血液病造成的血三系减少,它同时会伴随着其它器官的侵润性的一些表现。如果病人同时伴随病态造血,原始细胞增多。查染色体和基因同时伴随着某些特异性的突变,比如说出现了加8减7,21Q减,5Q减这样的情况就可以确定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常规三系减少的病人该如何处理

血常规三系减少的病人该如何处理?一个血常规提示血三系减少的病人,首先到血液科去看病。血三系减少常见的一些疾病比如像巨幼细胞性贫血,像再生障碍性贫血,像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都会出现血三系的减少。首先要进一步做骨髓穿刺的检查,而且它并不像想象的这么复杂,很简单,造成的损伤并不大,一定要去做这种检查,不然血液病不能确诊,下一步的治疗也不能进行。

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活

血液中红细胞一般认为是寿命可以存活120天的,120天后红细胞可以自行死亡,然后有新的红细胞生产,不断的生长,如果是有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认为是有贫血了,就需要尽早服用补血补铁的药物治疗,这样就可以控制疾病的,如果是检查都是正常的,那就不需要治疗的。90%的衰老红细胞被巨细胞吞噬——血管外破坏;一般红细胞的平均寿命大约为120天,在此期间,一个红细胞可在组织和肺脏之间往返大约5到10万次,衰老的红细胞多被脾、肝、骨髓等处的巨噬细胞吞噬分解,同时,体内的红骨髓生成和释放同等数量的红细胞进入外周血液,维持红细胞总数的相对恒定,以参与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有何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里的葡萄糖跟血红蛋白共价结合的产物,是不可逆的,一旦结合就是不可逆的,知道糖化血红蛋白是带氧的,血糖跟糖化血红蛋白结合以后,提示着血糖比较高,代表了三个月的血糖,因为它血红蛋白的寿命是120天,以半衰期来计算,就代表8到12周的血糖的平均值,有研究就认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越好,它的并发症就越少,当然西方国家已经把它作为诊断标准了,因为国内检测的技术就是有波动,所以现在诊断还是以葡萄糖来诊断糖化血红蛋白,把它作为达标的一个项目,如果它降低每1%,微血管事件就可以下降37%,下肢动脉的坏疽可以下降40%。心脑血管疾病可以下降12%-16%,所以我们要积极的去控制糖化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