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科普聚合
"老年人的高血压"相关问答:

老年人高血压标准

老年人的高血压是多少为正常:1.年纪在65岁以上的老人,如果高血压在150左右的时候,不一定非要强求控制在140以下;2.但如果老人的高血压在一百六、七十以上还是需要吃一些降压药的,等降到150左右就可以了,虽然还处于高血压,但在治疗时还是要和年轻人有一些差别的。

老年人高血压的降压标准

根据高血压指南的要求,对于65~79岁的老年人,血压应首先降到150/9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应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根据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和合并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等。在饮食方面要多减少腌制食品的摄入,最后建议高血压要在生活饮食调整情况下,血压仍然是属于高的状态,建议要使用降压药物进行维持,一般高血压是个慢性终身性疾病,一般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降压药物的治疗。

老年人高血压变低血压

一般来说,老年人高血压变低血压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是在高血压时不恰当的服用了过强的降压药,导致血压被不合理的降低。第二是因为患者本身存在的高血压引起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病发展到终末期的时候会导致心脏射血能力下降,从而引起低血压的状态。

老年人高血压吃什么降压药好

老人还有一个特点可能对药物的反应性和年轻人不太一样。老年人高血压一般的情况下,吃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效果是比较好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奥美沙坦等。所以一般建议老年人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或者ACEI,或者是ARB类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使老人的高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以降至140/90mmHg以下。

高血压的三级预防

高血压的三级预防是指,一级预防:针对患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相关预防,主要是改变日常不良的饮食习惯,尽量不要喝酒抽烟、少吃油腻、适当锻炼等;二级预防:对已经确诊高血压疾病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病情加重或恶化;

高血压的鉴别

在高血压鉴别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病早期均有明显肾脏病变的临床表现,在病程的中后期出现高血压,肾穿刺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二,肾血管疾病,肾动脉狭窄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三,就是皮质群增多症,垂体瘤,肾上腺皮质增生以及肿瘤所导致。表现为满月脸,多毛,血糖增高,24小时的尿游离皮质醇和胆固醇增高。最后一个,主动脉的缩窄,多表现为上肢高血压,下肢低血压。患者血压异常升高,或伴有胸部收缩期杂音,怀疑本症存在。在诊断方面,确定血压水平以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系发性高血压,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的情况,从而做出高血压的病因的鉴别诊断。

高血压的寿命

高血压患者的寿命是根据患者发现高血压的时间早晚,以及对血压控制的情况而定的,如果患者发现早的话,通过采取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适当的运动,戒烟戒酒,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心情舒畅,并通过口服药物来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那么高血压的患者和正常人一样,大概可以活到75到80岁左右。但是如果高血压的患者不积极控制血压,不运动,不戒烟戒酒,不控制体重的话,随意饮食,那么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有的会出现减少寿命的情况,几岁甚至几十岁都有可能会出现,甚至有的会出现猝死等可能。

老年人骨折的危害有哪些

老年人骨折的危害主要就是卧床时间长和骨折的肢体制动时间长导致的一些并发症,危害比较大有肺部的感染、骨质疏松、尿路感染,卧床时间长也容易导致下肢的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对于老年人来讲是一个很危害的因素,一旦栓子脱落到肺部,脱落到心脏都会引起很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对于这样的病人就是要多鼓励老人,在卧床的时候多做关节的活动,多做功能锻炼,并且配合辅助用药,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疾病的加重,也能延缓老年病人的寿命。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区别

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一般有多种情况,一是来源于肾脏,二是肾上腺性的,三是肾血管性的,只要对症治疗,高血压就会得到好转;原发性的高血压只有15%-20%的明确原因,80%是没有明确原因的,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甚至终生药物治疗。

老年人青光眼的症状

老年人青光眼常见的类型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慢性闭角性青光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明显,具有特征性,发病有可能是一过性或者反复多次的小发作,也有可能是突然起病的大发作。小发作时往往是出现在傍晚时分,突然出现视物模糊、虹视,有时会有同侧鼻根部酸胀等不舒服,往往会自行缓解或者消失,而大发作往往是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疼、眼疼、畏光流泪、视力突然下降,往往伴有同侧的头疼,有时会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明显,具有典型的特征性,容易确诊,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多症状比较隐匿,往往进行常规眼科检查时或者病变晚期才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