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科普聚合
"退烧药"相关问答:

吃退烧药血常规还准吗

吃退烧药血常规一般不是特别准确,口服了退烧药物之后,可能会对验血的正常检查结果造成影响。退烧药长时间服用之后,还会对自身的肾功能以及肝功能造成损伤,通过做血常规检查可以判断自身存在哪种感染,比如真菌感染或者细菌感染,还可以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体温超过了38.5℃以上,需要通过口服退热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做好自身的保暖工作。

肛门栓退烧药对比针剂的优劣势

在退热药物应用中,可以根据它的不同服用方式,大致分为口服类的、肛门塞入类的以及注射类的,其中肛门塞入的这种栓剂,退热药物,在儿童有明显胃肠道不适,包括有明显的腹痛和呕吐的情况下,应用肛门栓剂,会通过直肠粘膜的吸收来达到降温的效果,当然如果是在呕吐的同时,伴有腹泻,肛门栓剂可能也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这时候可能需要注射药物进行降温处理。注射药物一般进行肌肉注射,这时候是通过血液循环将药物带入身体,这时候可能会有像药物的局部刺激,甚至有一些药物过敏的问题,严重的会出现粒细胞减少这类的严重的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小儿退烧药

安痛定,又名复方氨基比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退热药。柴胡注射液,为从中药柴胡中提取的注射剂,该药退热作用较慢且弱。小儿退烧药其实每种都比较好,具体要用哪种这要看小孩的个体差异,大多数情况下选择比较温和的,实际上在小孩发烧的时候不要先使用退烧药,应该以物理降温的方式为主,也可以采用冰敷、冰枕、温水擦浴,还可以拿退热贴来贴,这些都比口服退烧药安全有效的多。发热时需要同时大量饮水,这对体温下降也有帮助。宝宝发热时,注意监测体温变化,体温高达38.5摄氏度时,及时应用退热药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

小儿发烧吃什么退烧药

如果10个月的宝宝发烧,可以服用以下退烧药处理。首先,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如果10个月宝宝的发烧超过腋下38.5℃,可以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治疗,因为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可以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良好的退烧效果。其次,应用布洛芬,布洛芬也属于非甾体的抗炎药,能够起到良好的退热效果。此外,应用小儿氨酚黄那敏,小儿氨酚黄那敏属于复合的制剂,不同于单纯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剂,不仅可以起到退热的效果,还能起到改善鼻塞、流鼻涕的作用。

怀孕初期吃了退烧药

在妊娠期间,不同的妊娠时期,退烧药对胎儿有不同的影响,通常在妊娠早期,乙酰氨基酚、物理降温、补足水分、对因治疗的基础上,可以退热治疗。由于发热本身就会对胚胎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当发生发热,尤其是高热的时候,应该吃退烧药。因此妊娠期一旦出现发热,应当要引起重视,而且通常发热只是疾病的表现和表面的症状,很多疾病都可能会引起发热,因此如果发生发热,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找发热的原因。

小儿发烧吃什么退烧药

或者选择泰诺林,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西药成分的退烧药每天服用不超过4次,每次间隔4-6个小时。体温在38.5℃以下时可以给婴儿吃一点中成药,比如选择小柴胡颗粒、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清开灵颗粒、柴银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蓝芩口服液等。

孕妇发烧吃了退烧药

孕妇发烧建议最好还是不要吃退烧的药物,除非是体温特别高超过了39℃,必须要使用退烧药物的情况下,那么也是需要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物。比如蒲地蓝口服液、板蓝根颗粒或者是抗病毒口服液等等。平时要多喝水,每天的喝水量建议在2000~2500毫升左右,如果是发烧超过3天仍然下降不明显,需要去医院就诊。

孕妇发烧吃了退烧药

孕妇在发烧的时候,如果是体温在38。5℃以下,一般是不需要给予退烧的药物进行治疗的。因为前三个月是胎儿各器官发育成熟时期,如果这个时候乱服药,就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孕妇烧得很厉害的情况,在必要的时候也是可以选择一些退烧药物,比如对乙酰基酚片或者是布洛芬片,比其他药相对来说副作用会小一些。

成年人发烧多少度吃退烧药

有的患者体温到39度,但是患者无特殊的不适,精神状态很好,可以不服用退烧药物。成人常用的退烧药物有散利痛,布洛芬,巴米尔,尼美舒利,还可以用纳肛的吲哚美辛酸。所有口服的退烧药物对于胃肠道均有刺激作用,应该在饭后服用。

小儿发烧几度吃退烧药

退热药一般情况下每隔4-6小时可以重复使用,如果孩子以前有过高热惊厥的病史,那么不用等到38.5℃,通常情况下只要是体温超过正常体温1℃或者是体温超过37.2℃,就可以用退热药,退热药一般不主张长期应用,尤其比如说像小儿氨酚黄那敏这个药,如果孩子光有流鼻涕没有发烧不建议用这个,因为里面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成分,主要是对小孩的肝脏有影响。通常情况下小儿发热,体温超过38.5℃,那么可以采用药物降温,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类比如说泰诺林、布洛芬类,最常见的是美林,这两大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