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科普聚合
"闭角型青光眼"相关问答:

闭角型青光眼怎么治

闭角型青光眼的药物治疗:1、拟副交感神经兴奋药,也就是缩瞳剂,常用的是1%-4%的毛果芸香碱滴眼液。2、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0.25%-5%的噻吗洛尔滴眼液。3、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常用的有0.2%的酒石酸溴莫尼定。4、前列腺素衍生物,常用的0.005%的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5、碳酸酐酶抑制剂,以乙酰唑胺为代表。6、高渗剂,20%甘露醇快速静脉点滴。手术治疗:1、解除瞳孔阻滞的手术,周边虹膜切除术。2、解除小梁阻力的手术,比如房角切开小梁切开术、激光小梁成形术。3、建立房水外引流通道的手术,也就是滤过手术。4、减少房水生成的手术,如睫状体冷凝术、睫状体热凝术、睫状体光凝术。睫状体手术为破坏性手术,主要用于治疗绝对期青光眼。5、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方式

闭角型青光眼的类型不同,治疗方式不同。先天性青光眼分为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和慢性闭角性青光眼。对于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治疗首先是迅速的降低眼压,挽救患者视功能,可以根据闭角型青光眼房角的关闭程度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如果房角关闭小于1/2圆周的话就可以进行虹膜激光的周边切除。如果房角粘连关闭大于1/2圆周就可以做滤过性的手术,小梁切除手术。另外研究发现做白内障摘除加上房角分离也能很好的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如果是早期可以用药物控制眼压,如果晚期对于药物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用药

眼部局部用药通常是用来长期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控制眼压的方法,常用的药物有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布林佐胺滴眼液等。闭角型青光眼也是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的,通常适用于早期与中期的闭角型青光眼,可以分为眼部局部用药与全身用药两大类。其中全身用药通常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的紧急抢救,常用的有甘露醇静脉输液,以及醋甲唑胺口服等。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原则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则首先是有两条,第一条是降低眼压,第二条是视神经保护,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术前积极采用综合的药物治疗以缩小瞳孔,使房角开放,迅速控制眼压,减少眼组织损害。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缓解后,眼压可保持较低的水平数周,原因是睫状体缺血,房水分泌功能减退,这时眼压不是房角功能的好指标,部分患者此时治疗结束,应向患者强调的是:经过药物治疗眼压下降后,治疗尚未结束,必须进一步手术治疗。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措施

​第一、要注意心理护理,急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常常表现为紧张和恐惧的状态,忧虑与担心,急躁和冲动,一般性情都比较急躁、易怒,对于环境的变化特别敏感。需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真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善于引导病人增强和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二、是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频繁使用缩瞳剂有时会出现盗汗、气虚、眩晕的症状。此时应采取保暖,及时擦汗,并且报告医师给予处理。局部点用眼药水药液应该靠近外眦部,并且压迫泪囊以减少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等经鼻泪管吸收。对于服用乙酰唑胺的病人,应该注意每次给药时间应该间隔六到八小时以上,而且在饭后服用。而且还要叮嘱病人少喝水。少量多次饮水,每次不超过三百毫升,以免激发眼压增高。

青光眼开角与闭角区别

是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一般会有剧烈的眼部胀痛,同时会伴有视力的急剧下降,另外还会导致同侧的头痛,严重时还会引起恶心呕吐,因此临床上闭角型青光眼就诊的病人时,首诊体征较为明显。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区别在于,症状的不同和导致视力下降的快慢程度。一般来说,开角型青光眼的症状不是很明显,一般仅有微微的眼部胀痛,同时会伴有微微的头痛,但是这种疼痛的程度大部分人能够忍耐,而且随着休息之后可以渐渐的缓解。

开角型青光眼手术

开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可以通过药物,激光与手术多种方式进行治疗,通常晚期开角型青光眼以及经过药物或者激光保守治疗,眼压无法有效控制的青光眼患者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等,通过重建人工的房水引流通道,将眼球内部多余的液体引流到眼外,使眼压下降到安全水平,从而治愈青光眼。而早期开角型青光眼,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激光治疗来争取控制眼压。

开角型青光眼的症状

开角型青光眼的症状需要分时期。开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初期可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视野缩小等症状。因为开角型青光眼往往发病是比较缓慢的,眼压也是一点一点逐步升高的,所以大多数的病人在早期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的症状。但是随着眼压逐步的升高,有些病人到后期,就会出现眼睛的胀痛,伴有鼻梁鼻根部的酸胀,然后晚期可发生视野缺损,最初表现为孤立的旁中心暗点和鼻侧阶梯;随着病情进展,旁中心暗点逐渐扩大和加深,多个暗点相互融合并向鼻侧扩展,绕过注视中心形成弓形暗点,同时周边视野亦向心性缩小,并与旁中心区缺损汇合形成象限型或偏盲型缺损。发展到晚期,仅残存管状视野和颞侧视岛。一些患者还可有色觉障碍、视觉对比敏感度下降等。

开角型青光眼早期症状

开角型青光眼由于发病隐匿,除少数患者在眼压升高时,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胀外,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直到晚期视功能严重损害时,才来医院就诊。双眼前房较深,房角开放,眼底可见视盘凹陷,进行性扩大和加深,盘沿变窄,视盘上或盘周浅表线状出血,视野可出现明显变化。患者眼压早期表现为不稳定,随病情进展,眼压逐渐增高。

开角型青光眼早期症状

随着病情进一步进展,青光眼发展至中晚期时,患者会出现视野缩小的症状,主要的表现是患者感觉看东西的范围逐渐的缩小,平时走路时有可能出现不小心踢到板凳,暖瓶等情况,上下楼梯时出现容易踩空的情况。开角型青光眼通常起病隐匿,症状并不明显,在患者患有早期开角型青光眼时,主要的表现为偶尔出现的眼睛酸胀,鼻根部位酸胀,眼眶部位隐隐的胀痛等症状。进行眼压检查、视野检查与眼底检查时,可以表现出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以及视野缺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