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升高的危害有哪些
餐后血糖升高有很多的危害,血糖水平升高和糖尿病的微血管发病症发生的风险增高是相关的,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的肾病,糖尿病餐后血糖升高也可以导致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的增高,比如大家熟知的冠心病、心梗、脑卒中等也和餐后血糖升高和多项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相关的。可以导致体内的肌体的一些不良的反应,比如高凝的状态心肌缺血、血容量的改变。
甲亢会引起餐后血糖升高吗
甲亢会引起餐后血糖的升高。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内分泌疾病,会导致患者机体代谢出现紊乱,诱发重大疾病和并发症的发生,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促进肝糖原增多,导致小肠粘膜增加对糖分的吸收,会导致甲亢患者餐后血糖升高明显。建议甲亢患者积极的进行体育运动,增加自身的免疫力,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和放射治疗,日常饮食应增加碘的摄入,通过综合调理积极对抗病症进行针对性治疗。
什么叫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的解释如下: 1、八个小时到十个小时以上不进食含有任何热量的食物的时间内测得的血糖值,称为空腹血糖。第一口食物到口腔里面开始计算的,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称为餐后血糖; 2、美国认为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为3.9~5.6mmol/L,我国认为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为3.9~6.1mmol/L;而餐后血糖的正常值都认为是3.9~7.8mmol/L。
什么叫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早餐前的血糖,隔夜空腹八到十个小时以上,没有进食这种状态下的血糖。一般是在3.9到6.1毫摩尔每升之间;餐前血糖包括空腹血糖,早餐的餐前血糖,中餐前的血糖以及晚餐前的血糖;餐后血糖是指吃饭以后的任何时间点的血糖,包括餐后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的血糖。临床用得最多的餐后两小时血糖。一般要控制在7.8以下,老年的糖尿病患者控制在10毫摩尔每升。
孕妇餐后两小时血糖
当孕妇发现自己的血糖较高,应该做到少食多餐,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含糖量高的食物,严格控制饮食。餐后两小时正常血糖应该小于6.7mmol/L。同时要注意休息,定期产检。注意定期监测血糖,如果是通过饮食血糖不能控制的话,需要到医院遵医嘱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定期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注意多喝水。一般情况下孕妇的餐后两小时血糖是4.4-6.7。应该继续监测血糖变化,如果持续高血糖,就考虑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应该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摄入,少量多餐。
孕妇餐后两小时血糖
如果一旦超出了正常范围,则需要对自己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做些调整,轻微的血糖高最好不要吃降糖药,以免对宝宝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平时不能吃太甜或者脂肪高的食物,都会引起血糖增高,多吃新鲜的水果。孕妇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必须要在6.7以下。考虑这种情况可能是出现了妊娠高血糖症,一般是由于孕妇在血糖检查前食用大量的甜食造成的,不排除是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会导致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糖。孕期要遵医嘱,严格控制血糖,要加强孕检。如果经筛查后确诊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在整个怀孕期间都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的摄入量,不能吃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吃甜食,减少有油脂类食物的摄入。孕妇的血糖代谢异常,就有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
餐后立即测血糖
刚吃完饭马上测血糖,主要测的是随机血糖。当随机血糖的值大于等于11.1毫摩尔每升的时候,考虑患者达到了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标准,随机血糖在诊断糖尿病方面是可以作为诊断依据的。除了随机血糖之外,还有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也同样可以作为诊断患者出现糖耐量受损以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一旦检测出自身血糖出现了问题,则立即需要降糖处理。
餐后血糖测量时间
建议饭后两小时监测血糖。对于糖尿病的患者,建议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餐后血糖建议监测的时间是以第一口饭进食开始计时,进食后两小时进行血糖的检测。对于糖尿病的患者,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6~7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8~10mmol/L左右。如果年龄偏大、并发症较多,对于餐后血糖的目标可以适当的放宽。同时在饮食上,建议采取少量多餐,通过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可以减少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减少对血糖波动的影响。在饮食控制的同时,要加强体育运动,控制体重。
孕晚期餐后血糖正常值
如果超过,就可以诊断妊娠期糖尿病了,所以在怀孕的晚期,如果胎儿的发育是正常的,这个时候尤其要注意饮食,千万不要吃得太多,防止胎儿生长过大,到分娩的时候困难。怀孕晚期饭后的血糖正常是一个小时不能超过10毫摩尔每升,两个小时不能超过8.5毫摩尔每升。
餐后血糖控制标准
餐后血糖的正常标准一般在7.8以下。餐后血糖如果在7.8到11.1毫摩尔每升之间,就是一个糖耐量异常的人群;餐后血糖如果在11.1毫摩尔每升以上,这是由于餐后血糖升高而达到糖尿病的诊断切点。通常在医院诊断糖尿病,要看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