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坦

处方药
适应症
主要成分
用法用量
禁忌症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相互作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儿童用药
老人用药
适应症

1.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胃肠间质瘤(GIST)。2. 不能手术的晚期肾细胞癌(RCC)。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吡咯苹果酸盐,辅料是甘露醇﹑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维酮(K-25)和硬脂酸镁。

用法用量

本品适用于治疗胃肠间质瘤和晚期肾细胞癌的推荐剂量是50mg,每日一次,口服;服药4周,停药2周(4/2 给药方案)。与食物同服或不同服均可。剂量调整。1. 建议根据药物在个体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情况,以12.5mg 为梯度单位增加或减少剂量。2. CYP3A4 强抑制剂(如酮康唑)可增加本品的血浆浓度。建议合并用药时选择对此类酶没有或只有最小抑制作用的药物。如果必须与CYP3A 4强抑制剂合并使用,应考虑降低本品的剂量,最小可至37.5mg 每日一次(见【药物相互作用】)。3. CYP3A4 诱导剂(如利福平)可降低本品的血浆浓度。建议合并用药时选择对此类酶没有或只有最小诱导作用的药物。如果必须与CYP3A4 诱导剂合并使用,应考虑增加本品的剂量,最大剂量不应超过87.5mg,每日一次。如果增加本品剂量,应仔细监测患者的毒性反应(见【药物相互作用】)。

禁忌症

对本品或药物的非活性成份严重过敏者禁用。

不良反应

由于各个临床研究的情况不尽相同,直接比较两种药物在不同临床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不恰当的,临床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可能与临床实践中的情况有所不同。欧美关键性的支持本品上市的临床研究的安全性数据。1. 下列数据来自577 例患者,其中胃肠间质瘤(GIST)安慰剂对照研究中的患者有202 例,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阳性药物对照研究中的患者有375 例。在这两个研究中,225 例患者应用本品治疗至少6个月,16 例患者应用本品治疗超过1年。患者年龄在23-87 岁之间,69%为男性,31%为女性。种族分布为白人92%,亚洲人3%,黑人2%,3%不详。舒尼替尼的治疗方案为起始剂量50mg,每日一次,口服,服药4周,停药2周(4/2方案)。(1) 胃肠间质瘤(GIST)和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 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 是疲劳、乏力、腹泻、恶心、粘膜炎/口腔炎、呕吐、消化不良、腹痛、便秘、高血压、皮疹、手足综合症、皮肤颜色改变、味觉改变、厌食和出血。潜在严重的不良反应、左心室功能障碍、QT间期延长、出血、高血压和肾上腺功能见【注意事项】。胃肠间质瘤(GIST)和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研究中发生的其他不良反应如下。(2) 胃肠间质瘤(GIST)研究A中的不良反应。2. 双盲研究中患者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舒尼替尼组为2个周期(平均为3.0个周期,范围为1-9个周期),安慰剂组为1个周期(平均为1.8个周期,范围为1-6个周期)。舒尼替尼组23例(11%)患者发生了剂量减低,安慰剂组无患者发生剂量减低。舒尼替尼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59例(29%)患者和31例(30%)患者(1) 发生治疗中断。分别有7%和6% 的患者因治疗相关的非致死性不良反应而导致永久性停药。两个研究组治疗后出现的大部分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为1级和2级。舒尼替尼组和安慰剂组报告的治疗后出现的3级或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和51% 。常见的(发生率≥10%)不良反应发生率,舒尼替尼组的发生率较高。(2) 舒尼替尼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12例(6%)患者和3例(3%)患者发生非粘膜炎/口腔炎性的口腔疼痛。分别有15 例(7%)患者和4例(4%)患者发生发色改变。分别有10 例(5%)患者和2例(2%)患者发生脱发。治疗后出现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发生率≥10%)。3. 既往未经治疗的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研究中的不良反应。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研究的中期安全性分析中,实际接受治疗的患者共735 例,舒尼替尼组375 例, IFN-α组360 例。舒尼替尼组和IFN-α组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分别是5.6 个月(范围为0.4-15.6 个月)和4.1 个月(范围为0.1-13.7 个月)。两组分别有121 例(32%)和 77 例(21%)患者发生了剂量减低。有 142 例(38%)和115 例(32%)患者发生了治疗中断。并有9% 和 12% 的患者因治疗后出现的非致死性不良反应而导致永久性停药。大部分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为1 或2级。舒尼替尼组和IFN-α组治疗后分别有67% 和51% 的患者报告有3或4级的不良反应。表3比较了舒尼替尼组和IFN-α组治疗后常见的(≥10%)不良反应。治疗后出现的3/4 级实验室检查异常。4. 亚洲人安全性数据。(1) 台湾临床数据仅为初步分析结果,目前尚未得到最终的研究结果。(2) 台湾中国人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安全性数据。研究A6181036 是一项在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中进行的开放性、非随机、“治疗性用药”的临床项目。该初步分析数据包括了16 例台湾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所报告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腹泻、手足综合症、皮肤颜色改变、以及外周性水肿(表5)。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食欲减退、头晕、高血压、上腹痛、以及消化道出血。绝大多数不良反应是1 或2 级,并且可以通过降低剂量、暂停用药、和/或终止用药得以控制。(3) 台湾中国人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患者的安全性数据。研究A6181037 是一项在细胞因子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患者中进行的开放性、非随机、“治疗性用药”的临床项目。该初步分析数据包括了22 例台湾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患者。所报告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粘膜炎以及外周性水肿(表6)。绝大多数不良反应是1 或2 级,并且可以通过降低剂量、暂停用药、和/或终止用药得以控制。(4) 日本临床研究的安全性数据。5. 中国人初步安全性数据。一项在晚期胃癌患者中开展的II 期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截至到2007 年5 月,有15 例中国患者接受了至少一次舒尼替尼的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疲乏(8例)和食欲减退(8例)。其次为恶心(3 例)、腹泻(3例)、虚弱(3例)等。绝大多数不良反应的程度较轻并可耐受,为1 或2 级。仅有2 例患者出现3 级腹泻,1例患者出现4 级低血压。另有1 例患者出现4 级心律失常、嗜睡,后因脑疝死亡。与欧美关键性研究相比,两者的安全性特征是相似的。6. 静脉血栓事件。(1) 胃肠间质瘤(GIST)研究A 中舒尼替尼组有7 例(3%)患者出现静脉血栓事件,其中5 例患者为3 级深静脉血栓事件(DVT), 2 例为1 或2 级。7例患者中的4 例在第一次观察到深静脉血栓后中断治疗。安慰剂组无静脉血栓事件。(2) 既往未经治疗的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研究中,8 例(2%)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患者报告了静脉血栓事件,其中4 例(1%)为肺栓塞(1例为3 级,3 例为4 级)。另外4 例患者出现了深静脉血栓事件(1 例为3 级)。1 例患者因肺栓塞退出舒尼替尼的研究。2例患者因肺栓塞,1 例患者因深静脉血栓事件暂停用药。在IFN-α组中, 6 例(2%)患者出现静脉血栓,其中1 例(

注意事项

。胃肠间质瘤(GIST)和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研究中发生的其他不良反应如下。(2) 胃肠间质瘤(GIST)研究A中的不良反应。2. 双盲研究中患者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舒尼替尼组为2个周期(平均为3.0个周期,范围为1-9个周期),安慰剂组为1个周期(平均为1.8个周期,范围为1-6个周期)。舒尼替尼组23例(11%)患者发生了剂量减低,安慰剂组无患者发生剂量减低。舒尼替尼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59例(29%)患者和31例(30%)患者(1) 发生治疗中断。分别有7%和6% 的患者因治疗相关的非致死性不良反应而导致永久性停药。两个研究组治疗后出现的大部分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为1级和2级。舒尼替尼组和安慰剂组报告的治疗后出现的3级或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和51% 。常见的(发生率≥10%)不良反应发生率,舒尼替尼组的发生率较高。(2) 舒尼替尼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12例(6%)患者和3例(3%)患者发生非粘膜炎/口腔炎性的口腔疼痛。分别有15 例(7%)患者和4例(4%)患者发生发色改变。分别有10 例(5%)患者和2例(2%)患者发生脱发。治疗后出现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发生率≥10%)。3. 既往未经治疗的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研究中的不良反应。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研究的中期安全性分析中,实际接受治疗的患者共735 例,舒尼替尼组375 例, IFN-α组360 例。舒尼替尼组和IFN-α组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分别是5.6 个月(范围为0.4-15.6 个月)和4.1 个月(范围为0.1-13.7 个月)。两组分别有121 例(32%)和 77 例(21%)患者发生了剂量减低。有 142 例(38%)和115 例(32%)患者发生了治疗中断。并有9% 和 12% 的患者因治疗后出现的非致死性不良反应而导致永久性停药。大部分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为1 或2级。舒尼替尼组和IFN-α组治疗后分别有67% 和51% 的患者报告有3或4级的不良反应。表3比较了舒尼替尼组和IFN-α组治疗后常见的(≥10%)不良反应。治疗后出现的3/4 级实验室检查异常。4. 亚洲人安全性数据。(1) 台湾临床数据仅为初步分析结果,目前尚未得到最终的研究结果。(2) 台湾中国人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安全性数据。研究A6181036 是一项在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中进行的开放性、非随机、“治疗性用药”的临床项目。该初步分析数据包括了16 例台湾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所报告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腹泻、手足综合症、皮肤颜色改变、以及外周性水肿(表5)。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食欲减退、头晕、高血压、上腹痛、以及消化道出血。绝大多数不良反应是1 或2 级,并且可以通过降低剂量、暂停用药、和/或终止用药得以控制。(3) 台湾中国人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患者的安全性数据。研究A6181037 是一项在细胞因子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患者中进行的开放性、非随机、“治疗性用药”的临床项目。该初步分析数据包括了22 例台湾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患者。所报告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粘膜炎以及外周性水肿(表6)。绝大多数不良反应是1 或2 级,并且可以通过降低剂量、暂停用药、和/或终止用药得以控制。(4) 日本临床研究的安全性数据。5. 中国人初步安全性数据。一项在晚期胃癌患者中开展的II 期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截至到2007 年5 月,有15 例中国患者接受了至少一次舒尼替尼的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疲乏(8例)和食欲减退(8例)。其次为恶心(3 例)、腹泻(3例)、虚弱(3例)等。绝大多数不良反应的程度较轻并可耐受,为1 或2 级。仅有2 例患者出现3 级腹泻,1例患者出现4 级低血压。另有1 例患者出现4 级心律失常、嗜睡,后因脑疝死亡。与欧美关键性研究相比,两者的安全性特征是相似的。6. 静脉血栓事件。(1) 胃肠间质瘤(GIST)研究A 中舒尼替尼组有7 例(3%)患者出现静脉血栓事件,其中5 例患者为3 级深静脉血栓事件(DVT), 2 例为1 或2 级。7例患者中的4 例在第一次观察到深静脉血栓后中断治疗。安慰剂组无静脉血栓事件。(2) 既往未经治疗的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研究中,8 例(2%)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患者报告了静脉血栓事件,其中4 例(1%)为肺栓塞(1例为3 级,3 例为4 级)。另外4 例患者出现了深静脉血栓事件(1 例为3 级)。1 例患者因肺栓塞退出舒尼替尼的研究。2例患者因肺栓塞,1 例患者因深静脉血栓事件暂停用药。在IFN-α组中, 6 例(2%)患者出现静脉血栓,其中1 例(

相互作用

)。3. CYP3A4 诱导剂(如利福平)可降低本品的血浆浓度。建议合并用药时选择对此类酶没有或只有最小诱导作用的药物。如果必须与CYP3A4 诱导剂合并使用,应考虑增加本品的剂量,最大剂量不应超过87.5mg,每日一次。如果增加本品剂量,应仔细监测患者的毒性反应(见【药物相互作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分类。1. 由于血管形成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关键,舒尼替尼抑制血管形成,可能对妊娠产生不良作用。未在孕妇中对本品进行充分的、严格对照的研究。如果患者妊娠期间使用本品或接受本品治疗期间妊娠,应告知患者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危害。育龄妇女接受本品治疗时应避孕。2. 在妊娠大鼠(0.3, 1.5, 3.0, 5.0 mg/kg/日剂量)和妊娠家兔(0.5, 1, 5, 20 mg/kg/日剂量)中评价了舒尼替尼对胚胎的影响。5mg/kg/日剂量时(约为人推荐日剂量[RDD]AUC 的5.5 倍),观察到大鼠的胚胎死亡和发育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家兔实验中,5mg/kg/日剂量时发现胚胎死亡发生率明显增加,当剂量≥1 mg/kg/日时(约为人推荐日剂量50mg/日时AUC 的0.3 倍)发现发育异常。对发育的影响包括大鼠胎仔的肋骨和椎骨的骨骼畸形发生率增加。家兔实验中,1 mg/kg/日剂量观察到唇裂,5mg/kg/日(约为人推荐日剂量AUC 的2.7 倍)剂量观察到唇裂和腭裂。大鼠实验中,当剂量≤3 mg/kg/日时(约为人推荐日剂量的2.3 倍)未见胎仔流产或畸形。哺乳妇女。舒尼替尼和/或其代谢物能从大鼠乳汁泌出。给予泌乳的雌性大鼠15mg/kg 舒尼替尼,舒尼替尼及其代谢物大量地从乳汁中泌出,其在乳汁中的浓度高达其在血浆中浓度的12 倍。但尚不知舒尼替尼及其主要活性代谢物是否从人乳汁中泌出。由于药物通常可从人乳汁中泌出,并且药物对乳儿有潜在严重不良反应,哺乳妇女接受药物治疗时,在考虑药物对母亲的重要性的同时,应权衡决定是否停止哺乳或停止治疗。

儿童用药

尚无本品用于儿童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研究。

老人用药

接受本品治疗的825 例胃肠间质瘤(GIST)和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患者中有277 例(34%)年龄在65岁或65岁以上。未发现年轻患者与老年患者在安全性或有效性方面存在差异。

药品信息仅供参考,购买和使用药品
请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药师

医患问答

更多

精索囊肿怎么治疗

精索囊肿目前治疗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有局部血供出现问题,有睾丸萎缩的发生,病程时间比较长,局部张力比较小的,没有任何明显症状的患者建议使用保守治疗,对于局部张力比较大,睾丸肿物比较明显的患者,通常建议使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以使百分之九十九的患者得到彻底的根治。

荨麻疹开瑞坦

开瑞坦是可以治疗荨麻疹的,开瑞坦是一种药品的商品名,它的化学名,通用名叫做氯雷他定,氯雷他定的作用主要就是抗组织胺,而抗组织胺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治疗荨麻疹的,因为荨麻疹的发病主要是肥大细胞释放颗粒,而这些颗粒的主要成分就是组织胺,所以对于抗组织胺的药物就能有效的控制荨麻疹的发生。氯雷他定具有明显的阻碍组织胺的含量或释放,所以具有治疗荨麻疹的作用,它的用法一般是每天口服一次,每次一片。表现为皮肤先出现瘙痒,然后出现红色、苍白色或皮肤颜色的风团,风团发生速度快,消退快,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容易反复发作。

奥美沙坦降压药

除了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之外,还可以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的损害,同时它可以逆转左室重构,预防心衰进展,是心绞痛患者的二级预防药物。奥美沙坦酯片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为一线长效的降压药物,使用比较广泛。在应用此药的过程当中,有些人可以偶见顽固性的干咳,还可以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这些不良反应比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