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泡腾颗粒

非处方药
适应症
主要成分
用法用量
禁忌症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相互作用
适应症

本品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主要成分

主要成份对乙酰氨基酚。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包,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禁忌症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不良反应

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热及粒细胞减少。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注意事项

1. 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2. 对阿司匹林过敏者慎用。3. 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4.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5.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6. 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7.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1.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相互作用

1. 应用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或解痉药(如颠茄)的患者,长期应用本品可致肝损害。2. 本品与氯霉素同服,可增强后者的毒性。3.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品信息仅供参考,购买和使用药品
请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药师

科普文章

更多

对乙酰氨基酚对心脏的影响

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对心脏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长期或过量使用的情况下。 对乙酰氨基酚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来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疼痛和发热。然而,COX也参与了心血管系统的

如何鉴别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

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两种常见的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疼痛和降低发热。其主要区别在于成分、作用机制、适应证、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 1、成分: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属于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同时具有镇痛、退热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对乙酰氨基酚的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本身,属于一种非酚类解热镇痛药,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来缓解疼痛和退热。 2、作用机制: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这种药理作用使得阿司匹林具有抗炎、镇痛和退热的效果。此外,阿司匹林还可以

肺炎高烧不退怎么办?对乙酰氨基酚对症处理效果佳!

一名54岁的男性患者,因为在8天前无明显出现咳嗽、发热的症状,自行口服“头孢”后病情没有好转后,前来我院进行就诊。通过查体及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确诊为支气管肺炎,通过抗感染、平喘、解热镇痛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基本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