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癌药物,对恶性淋巴瘤﹑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有较好的疗效,对乳腺癌﹑睾丸肿瘤﹑卵巢癌﹑肺癌﹑头颈部鳞癌﹑鼻咽癌﹑神经母细胞瘤﹑小儿骨肉瘤,横纹肌肉瘤,小儿横纹肌肉瘤及骨肉瘤均有一定的疗效.
本品
1.成人常用量:单药静脉注射按体表面积每次500~1000mg/m2,加生理盐水20~30ml,静脉冲入,每周1次,连用2次,休息1~2周重复。联合用药500~600mg/m2。2.儿童常用量:静脉注射每次10~15mg/kg,加生理盐水20ml稀释后缓慢注射,每周1次,连用2次,休息1~2周重复。也可肌内注射。
1.抗癌药物,必须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凡有骨髓抑制﹑感染﹑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或慎用。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1.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较血小板减少为常见,最低值在用药后1~2周,多在2~3周后恢复。对肝功有影响。2.胃肠道反应: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及呕吐,一般停药1~3天即可消失。3.泌尿道反应:当大剂量环磷酰胺静滴,而缺乏有效预防措施时,可致出血性膀胱炎,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少尿﹑血尿及蛋白尿,系其代谢产物丙烯醛刺激膀胱所致,但环磷酰胺常规剂量应用时,其发生率较低。4.其他反应尚包括脱发﹑口腔炎﹑中毒性肝炎﹑皮肤色素沉着﹑月经紊乱﹑无精子或精子减少及肺纤维化等。
本品的代谢产物对尿路有刺激性,应用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大剂量应用时应水化﹑利尿,同时给予尿路保护剂美司钠。近年研究显示,提高药物剂量强度,能明显增加疗效,当大剂量用药时,除应密切观察骨髓功能外,尤其要注意非血液学毒性如心肌炎﹑中毒性肝炎及肺纤维化等。当肝肾功能损害﹑骨髓转移或既往曾接受多程化放疗时,环磷酰胺的剂量应减少至治疗量的1/2~1/2。由于本品需在肝内活化,因此腔内给药无直接作用。环磷酰胺水溶液仅能稳定2~3小时,最好现配现用。
环磷酰胺可使血清中假胆碱酯酶减少,使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因此,与抗痛风药如别嘌呤醇﹑秋水仙碱﹑丙磺舒等同用时,应调整抗痛风药物的剂量.此外也加强了琥珀胆碱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可使呼吸暂停延长.环磷酰胺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因而延长可卡因的作用并增加毒性.大剂量巴比妥类﹑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影响环磷酰胺的代谢,同时应用可增加环磷酰胺的急性毒性.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尚不明确。
请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药师
专家科普
更多语音答疑
更多科普文章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耳道湿疹症状
湿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一种皮肤的变态反应。耳道是湿疹的好发部位之一,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糜烂,渗出,水泡,皲裂,结痂等表现。常对称分布,伴有明显的瘙痒感,严重的可以继发细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平时注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和发物。可以口服抗组胺类药物治疗,比如口服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等,局部外用硼酸溶液湿敷。
耳道湿疹怎么办
外耳道湿疹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耳鼻喉科疾病,也是属于过敏性疾病,在治疗方面比较常用的就是外用软膏,一般建议用糖皮质激素类的软膏进行抗过敏治疗,还可以口服抗组胺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外耳道瘙痒,减少外耳道分泌物,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需要定期复查,观察治疗效果,同时需要保持外耳道干燥,不能进水。治疗周期一般来说是在1-2周左右,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存在反复发作的可能性,对于这类患者来说需要做一下过敏原检测,明确是否有具体的过敏原,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尽量避免接触容易过敏的东西。
耳道湿疹怎么办
外耳道湿疹一般情况下,是由于患者长时间反复掏耳朵,损伤了外耳道皮肤或者是身体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低下以后局部过敏,以及反复的化脓性中耳炎、脓汁反复刺激所引起的外耳道皮肤炎性病变,它主要会引起患者出现外耳道皮肤肿胀、疼痛、瘙痒,严重时还会出现淡黄色水性分泌物。在治疗上,急性期患者则首先需要进行对症抗过敏治疗,同时耳道可以使用糠酸莫米松软膏进行外用擦拭,同时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反复掏耳朵就会逐渐好转。在检查时可发现外耳道皮肤充血、水肿比较明显,局部皮肤增厚,表面可见皲裂,它会引起患者出现耳鸣及听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