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核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表现可以分为局部性表现和全身性表现,全身性表现为低热、乏力、盗汗,低热是以午后低热为主,然后全身性的表现经常会出现在结核病人当中,但是目前来看,有些病人是不合并有全身性的表现的,局部性的表现比较多见,初期的时候就是单个或是多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质地比较软,表面较光滑,活动度也较好,然后出现进行性的增长,周围的组织开始有粘连,呈现串珠样的排列,这个时期的这种表现叫结节性的表现,之后随着病变的进一步进展,多个肿大淋巴结可以融合成团,中间可以出现一些液化区,我们把这种叫做浸润型的表现,这些肿大的淋巴结会出现干酪样的坏死,这一类的肿大淋巴结进一步会出现突然的增大,甚至中间还会
出现化脓、波动感染、合并感染,还会出现红肿热痛这些表现,我们把它叫做溃脓期的表现;然后再进一步发展,如果是体表的淋巴结,可以穿破皮肤,然后形成窦道溃疡。
医患问答
更多肠道淋巴结
淋巴结属于人体的淋巴系统,而淋巴系统又属于人体的免疫系统之一,如果人体发生消化不良或者是细菌病毒的感染,则会导致肠道淋巴结的增生,肿大,发展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大多15岁以下儿童如果出现腹痛,容易发展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他们的表现为发烧,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腹胀等,有些儿童仅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腹痛。如果在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是肠炎等疾病之后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或腹痛,腹泻的症状,则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血常规,腹部b超等,明确是否是由于肠系膜淋巴结炎导致的,然后再进一步针对性的进行抗感染或者抗病毒的治疗。平时要注意休息,加强体育活动,增强体质,避免受凉感冒等。
纵隔淋巴结转移
纵膈淋巴结转移一般指的是肿瘤细胞随着淋巴液转移至纵膈淋巴结部位,同时在该部位出现相同性质的肿瘤细胞,一般是指癌症细胞的转移,表示患者的病情加重,出现转移后,患者一般会出现淋巴结肿大以及疼痛的症状。一般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往往提示病人分期偏晚,如果纵隔内淋巴结转移很明显,建议患者先进行一定的新辅助化疗,待淋巴结缩小后再考虑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当患有肺癌时,癌细胞可以经过肺内的淋巴管道转移至纵隔内的淋巴结,导致纵隔内的淋巴结肿大,称之为纵隔淋巴结转移。对于有手术机会的患者,一定要尽早地进行肿瘤的根治手术,并且术后常规需要进行辅助放化疗治疗。另外,患者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要注意多休息,营养要注意适当的加强,并且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随诊。
淋巴结肿大头晕
如果头晕的症状比较严重,或者有进行性加重的现象,要考虑有颅内感染的可能,所以需要尽早进行检查确诊,比如通过脑脊液方面的检查来进行确诊。颈部淋巴结肿大,同时伴随有头晕的症状,要考虑是由于本身存在有炎症感染的原因,导致的这种现象。单纯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并不会直接引起头晕的症状,容易产生有局部的疼痛或者肿胀以及皮温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