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在治疗肿瘤中有什么区别

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在治疗肿瘤中的区别如下:
微波消融比射频消融更有优势,微波消融是主动性消融,微波消融的传导不需要依赖组织的导电性,受组织炭化及脱水影响小,因此微波消融的消融范围更大,且肿瘤内的温度足够高,消融时间更短,肿瘤灭活更完全,对较大病灶可采用一次多点进针,或者多针同步消融,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更大的消融范围,尤其对于较大的病灶,微波消融具有一定的优势。
与射频消融相比,微波消融受血管灌注,引起的冷却效应的影响较小,对于部分射频消融受限的部位,微波消融可作为更好的补充。微波消融仪器便宜,治疗费用较低,基层医院较易开展,有研究表明对于直径>4厘米以上的肿瘤,微波消融的短期消融更明显,对于直径在3.5厘米以上的肝癌,微波消融组的5年生存率、肿瘤无进展率均高于射频消融组。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微波消融甲状腺结节

特别是对于部分恶性肿瘤的患者,如果其局部肿瘤较小,在进行微波消融治疗之后,需要定期的予以复查,必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PETCT检查,判断患者有无肿瘤的复发,以及有无肿瘤的其它部位转移。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患者,进行微波消融治疗的原理来说,主要是利用微波产生的能量,使局部的结节变性坏死,通过局部的微波治疗,可以使肿瘤组织或者使病变组织坏死,多可达到与手术基本等同的效果。

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术

子宫肌瘤消融术是在局部高温下将肿瘤的细胞杀死,使机体吸收,但肌瘤对于有生育要求的病人一般不主张,因为手术后子宫肌壁的愈合不一定好,再次怀孕时容易形成子宫破裂。一般是在超声的引导定位下射频消融的刀头直接深入到子宫肌瘤瘤体之中,在交流电的作用下让肿瘤细胞脱水,细胞内的蛋白变性,细胞凝固、坏死,之后逐渐被机体吸收、排出,达到不用开刀也能治疗子宫肌瘤的目的。微波消融术主要是将体外低能量的微波聚焦于体内病变子宫肌瘤的瘤体上,通过一系列的共同机制使瘤体组织内温度升高,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坏死,组织脱水凝固,缩小,最后慢慢消失,从而达到杀灭瘤体目的的一种技术。

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并发症

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有以下并发症: 1、术中并发症,术中疼痛和迷走反射,肝癌微波消融治疗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术中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疼痛往往放射至右肩背部,术中疼痛刺激引起的胆心反射; 2、肿瘤破裂,治疗过程中外生型的肝肿瘤可能会发生肿瘤破裂,以及伴随轻微的爆破声,是较一种少见的严重并发症; 3、术后并发症,消融后综合征,通常在术后1-3天内出现,一般能够自行缓解,胸部并发症,消融后胸部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气胸、肺栓塞、脓胸等; 4、出血,常见于穿刺针的机械损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及包膜下肿瘤破裂等; 5、脓肿,肝脓肿是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危害因素包括胆肠吻合口病史、胆道外引流、胆胰壶腹括约肌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6、邻近脏器损害,主要包括胆囊、胃肠道、膈肌以及其他脏器的损害; 7、门静脉或肝静脉栓塞,形成通常是在消融后较快发生; 8、皮肤烧伤; 9、延迟发生的并发症,胆道损伤是由消融产生的热能直接导致,各种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