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骨质疏松症相鉴别的疾病有:、
1、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导致骨质疏松症,常见有肾上腺疾病,包括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引起骨合成的减少,骨吸收增加,大量的钙质从肾脏流失,从而造成骨矿含量的减少,引起骨质疏松症。
2、风湿免疫系统的疾病,比如长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3、长期服用一些药物的特殊疾病进行鉴别,比如一些疾病需要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也可以导致继发性的糖皮质激素性的骨质疏松。
4、特殊情况导致的骨质疏松,比如钙剂和维生素D吸收减少的一些疾病。
5、肠道性的一些疾病,引起长期的恶心、呕吐、腹泻,会导致钙和维生素D的减少,引起骨矿含量的减少。
6、肾功能的疾病,比如肾脏功能不全、肾脏功能衰竭,都会导致活性维生素D合成的减少,从而引起钙质吸收减少,导致骨矿含量的减少。
医患问答
更多骨质疏松症疼痛
引起骨质疏松疼痛的主要原因:1、在骨转化过程中,骨吸收增加、骨小梁破坏、骨膜下皮质骨破坏、破骨细胞溶骨所致,它以夜间疼痛为主要表现。2、在机械应力造成的微骨折,以劳累以后疼痛为主要表现。3、骨骼畸形所致,导致肌肉、韧带受力异常。4、骨质疏松患者活动的时候,腰部肌肉长期处在紧张状态,造成肌肉容易疲劳、痉挛而引起疼痛。5、严重的低骨量衰竭、长期的卧床制动,可以造成疼痛。6、脆性骨折所致,通常发生在轻微外伤以后。
2020-07-25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害,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及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以下: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2.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目前并不明确。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则指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在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之前,一定要排除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
2020-07-25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是骨皮质变薄、骨密度降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骨折的倾向。还会出现呼吸功能的下降,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一些不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导致患者出现身高缩短、驼背畸形;
202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