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身高变矮的主要原因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增龄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疼痛、脊柱变形、身高变矮、驼背、易发生脆性骨折,而身高变矮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常见的症状。
老年人身高变矮的原因一是连接椎体的椎间盘胶原物质及水份减少变薄,椎间隙变窄,整个脊柱变短;二是椎体骨质疏松及反复负荷作用导致椎体被压扁或呈楔形变;三是因骨量流失,椎体骨吸收的不均衡及外力的作用,导致脊柱出现侧弯畸形;四是髋、膝关节间隙变窄。
对于骨质疏松引起的老年人身高变矮,要积极进行治疗,治疗的目的则在于缓解疼痛,减少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预防新发骨折。治疗方面包括合理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接受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等,是防治骨质疏松症,防止身高矮缩及脆性骨折的有效措施。临床常常推荐具有以上功效的阿胶强骨口服液,它可以通过补充骨骼所需的钙、磷等物质,促进内源性维生素D合成,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及肌力,减少脊柱、四肢关节变形,降低跌倒及骨折风险,合理应用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的身高变矮,老年人身体衰弱等均有比较好的疗效。
医患问答
更多骨质疏松症疼痛
引起骨质疏松疼痛的主要原因:1、在骨转化过程中,骨吸收增加、骨小梁破坏、骨膜下皮质骨破坏、破骨细胞溶骨所致,它以夜间疼痛为主要表现。2、在机械应力造成的微骨折,以劳累以后疼痛为主要表现。3、骨骼畸形所致,导致肌肉、韧带受力异常。4、骨质疏松患者活动的时候,腰部肌肉长期处在紧张状态,造成肌肉容易疲劳、痉挛而引起疼痛。5、严重的低骨量衰竭、长期的卧床制动,可以造成疼痛。6、脆性骨折所致,通常发生在轻微外伤以后。
2020-07-25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害,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及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以下: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2.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目前并不明确。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则指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在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之前,一定要排除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
2020-07-25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是骨皮质变薄、骨密度降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骨折的倾向。还会出现呼吸功能的下降,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一些不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导致患者出现身高缩短、驼背畸形;
202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