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什么病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老年人低视力乃至失明的主要原因,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我国70岁以上的人群中AMD的患病率为20.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AMD的患病人数将持续上升。
老年性黄斑变性顾名思义,是指黄斑区视网膜出现退行性改变,黄斑区位于视网膜的中心,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一般情况下,人眼的视力检查,就是查黄斑区的视觉能力。因此,当该区域出现上述病变,则可能导致中心视力的逐渐丧失。中心视力的损害会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如阅读、驾驶和面部识别等。一般来说,老年性黄斑变性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1、干性(非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这是最常见的形式,患者年龄多在45岁以上,双眼同时发病。约占所有AMD患者的80-90%。它是由黄斑区视网膜下积累的小黄斑点(称为玻璃膜疣)引起的,这些小点会逐渐破坏视网膜细胞,导致视力逐渐模糊。
2、湿性(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这种形式较少见,但更严重。90%的致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都是由其引起,它是由异常的新生血管在视网膜下生长引起的,这些血管会渗漏血液和液体,导致视网膜损伤,萎缩或疤痕形成,从而加速视力丧失。

老年性黄斑变性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老年性黄斑变性如何治疗?

老年黄斑变性治疗主要包括抗氧化剂和激光治疗。 1、 抗氧化剂 叶黄素、维生素E、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此外,对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干眼症、视神经萎缩及散光、老花眼、假性近视、眼睛疲劳等均有一定效用。 2、激光治疗 主要针对湿性老年黄斑变性,采用激光所产生的热能,摧毁黄斑区的异常新生血管。主要采用光动力疗法(PDT)。激光光凝仅是为了封闭已经存在的新生血管,并不能阻止新的新生血管的形成,是一种对症治疗。PDT被用于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CNV,特别是中心凹下的CNV。该疗法是目前国际上方便、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3、抗新生血管药物的玻璃体腔注射 主要针对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采用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进行治疗,但是他们均为高价药品。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率怎么样

由于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随着年龄相关的一种疾病。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它的发病比例来说是逐年增高的。 对于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常规老年人,老年人发病比例在全世界来说大约是10%-11%左右。而到了八十岁以上,它的发病比例将会接近30%。但对于老年性黄斑变性来说它是一种同人种非常相关的疾病,而白种人来说患病率远远要比我们黄种人来说发病率要高。 据一项不完全的调查,大约认为对于六十岁左右的老年人患病比例大约是10%-13%,这个来说同国际上来说基本上是相似的,而对于七十五岁到八十岁左右,它的发病比例大约是21%-25%左右。

老年性黄斑变性需做哪些检查?

老年黄斑变性检查包括: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脉络膜造影等眼科专科检查。 不同类型的老年黄斑变性在眼底检查的表现有所区别: 1、干性型:早期可见黄斑区色素紊乱,中心凹反光不清,有散在的玻璃疣。发病晚期,黄斑部可有金属样反光,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呈地图状,可见囊样变性。 2、湿性型:多有融合的边界不清的玻璃疣,黄斑有暗黑色图形,或不规则的病灶,隆起范围可在1-3个PD,大量视网膜下出血,可进入玻璃体内,形成玻璃体出血晚期病变区呈灰白色瘢痕。 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呈现透见荧光时,表现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色素沉着处可有遮蔽荧光,早期有花边状或网状新生血管,后期有荧光素渗漏(湿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