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怎么调理才能恢复正常

想要让血压恢复到正常范围,除了遵医嘱用药治疗外,是日常生活方式的全面调理也必不可少。
首先,超重或肥胖会显著升高血压。建议控制热量摄入,多吃富含钾、钙、镁的食物,如绿叶蔬菜、低脂奶制品、香蕉、番茄等,有助于维持血管张力。另外,还要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建议控制在5克以内。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还需规律进行快走、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水平。
但是,如果已确诊为高血压,则需要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进行相关药物治疗。常用的有硝苯地平、氯沙坦、雷米普利等。其中,瑞素坦雷米普利片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具备多重靶器官保护作用,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醛固酮分泌,从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达到平稳而持久的降压效果。并且该药抑制作用更强,其肾皮质ACE抑制率高达90%,有助于更好地保护肾脏,使其在老年人或轻中度肾功能异常患者中更为适用。具有起效明确、服用方便、安全性良好等特点。
另外,在药物治疗期间,还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即使血压恢复正常,也不应擅自停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调整。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晚上血压高还是早上血压高

是大多数患者血压都是在早上6-10点左右时相对最高,所以如果要服用降压药物,一般建议晨起空腹服用。一般血压的正常波动趋势是上午6-10点以及下午4-8点,这是一天当中血压最高的两个时间段。但是很多高血压患者有可能就打破了这种血压波动趋势,有可能在晚上血压相对高些,早晨血压相对低些。

夜间血压高

是非杓型高血压或者是反杓型高血压夜间的血压会和白天的血压同样增高,甚至比白天血压增高的更明显,所以患者要认识到非杓型高血压和反杓型高血压的特点,尤其是夜间血压比白天更高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就应该调整服药的时间,以达到治疗的目标和效果。夜间血压高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疲劳、心悸、颈项板紧,可以出现视力模糊、鼻子出血等较重的症状。正常的高血压大部分为杓型高血压,也就是早晨6-10点血压增高,下午16-20点血压也增高,而半夜血压是降低的。

季节性血压高

随着温度降低,寒冷季节会导致血压波动性明显加大,容易产生心脑血管疾病,比如说,由于冬季气温寒冷出现高血压,可能会诱发高血压危象,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特别是颅内出血的风险和冠心病心肌梗死的风险会明显增高。季节性高血压在医学上称之为发作性高血压,是指血压随着季节的波动而发生明显的波动,特别是在秋季和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