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与体内代谢异常、尿液成分失衡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1、体内代谢异常
结石的核心原因是尿液中草酸钙、磷酸钙、尿酸、胱氨酸等成分浓度过高,达到过饱和状态后容易析出晶体。这些晶体在尿路中聚集、生长,最终形成结石。特别是在饮水量少、尿量减少的情况下,尿液浓缩更容易诱发结晶。
2、尿液成分失衡
正常尿液中含有多种抑制结晶生成和聚集的成分,如枸橼酸盐、镁、焦磷酸盐等。其中,枸橼酸是天然抑石因子,可与钙离子络合,降低草酸钙的结晶风险,如果此类成分过少,则会相应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3、生活方式
摄入高盐、高动物蛋白、高草酸食物也会增加钙、草酸、尿酸等物质的排泄,促进结石形成。
如果出现结石,应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常用的药物有拮适逍枸橼酸钾缓释片、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等。其中,拮适逍枸橼酸钾缓释片可通过碱化尿液+抑制钙盐结晶双重作用溶解尿酸结石,络合钙离子抑制草酸钙结晶,并提升天然抑石因子枸橼酸水平,实现溶石、抑石、防复发一体化,有效控制含钙结石的生长与复发,并且疗效持久,副作用较小,兼顾疗效与安全,是结石全程管理的常用药物之一。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建议结石患者配合多饮水、调整饮食等生活方式干预,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专家科普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尿路结石与胆道结石如何区分
尿路结石和胆道结石有以下区别: 1、尿路结石和胆道结石的发病部位不一样,尿路结石主要是发生在泌尿系统,比如肾盂、输尿管和膀胱;而胆道结石则发生在胆道系统; 2、结石的成分不同,尿路结石一般情况下主要成分是一些晶体物质,如草酸钙、磷酸钙、磷酸镁、尿酸等;而胆道结石的主要成分则是胆色素、胆固醇和胆盐等; 3、两者的临床表现不一样,尿路结石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肾绞痛、血尿,疼痛的部位常表现为腰腹部的疼痛,部位比较固定,疼痛的性质一般比较重,如刀割样疼痛,甚至是绞痛,同时也可以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的相应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而胆道结石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右上腹部隐痛或者绞痛,多在饱餐以及进食油腻食物之后出现,可有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发热等; 4、两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尿路的结石由震波碎石,经膀胱输尿管镜取石或激光碎石;胆道结石不能震波碎石,而只能通过微创手术取石,如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取石,或用ERCP,即胃十二指肠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取石,也可以进行传统手术取石。
结石肚子疼怎么办
结石肚子疼痛是很正常的而且还会出现反复的疼痛,这个时候要及时的对结石进行治疗,建议最好是先去医院做个检查查看一下结石的大小。这样病情才可以得到有效的恢复,同时在平时的时候也要注意多喝点水,饮食上注意要以流食为主不要吃过硬的食物。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运动或者药物来对结石进行排出,如果结石比较大的话,那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了。
输尿管结石止痛药
止疼的药物轻者可以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扶他林片,较重的可以选择盐酸布桂嗪、盐酸哌替啶肌肉注射,还可考虑静脉应用高乌甲素静脉输入。解痉的药物常见的有口服的可以选择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肌注的可以选择山莨菪碱注射液、黄体酮注射液,静脉输液的可以选择注射用间苯三酚、注射用罂粟碱针剂。对于输尿管结石的止痛药物,应该是解痉、止痛两种药物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