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昏迷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直接原因。肝实质弥漫性损害可以导致肝昏迷,如肝硬化、重症肝炎及肝癌等。2、电解质的紊乱。应用大量利尿剂或大量放腹水、胃肠道感染反复的呕吐、腹泻等均可以使电解质紊乱。3、血氨增高。进食过量的蛋白质、口服铵盐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时候,均可使血氨增高,以致产生精神意识障碍导致昏迷。4、各种的感染、缺氧,如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使用麻醉、镇静剂也可诱发肝昏迷。5、肝硬变所致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大出血后,一方面血容量减少使红细胞减少而携氧不足,另外可直接使脑细胞缺血缺氧,引起昏迷;另一方面由于肠道积血在细菌作用下,引起血氨升高,促发肝昏迷。6、大量放腹水或利尿之后致电解质紊乱,蛋白质丢失过多,诱发昏迷。7、肝硬变病人极其容易合并感染,细菌或其它毒素侵入肝脏的机会和途径比较多,增加了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促进肝昏迷。8、有的药物如氯化铵、利尿药中的双氢克尿塞、镇静止痛剂,可以导致血氨升高,电解质紊乱,以及加重肝细胞的损害而引起肝昏迷。

问题没解决?找专家咨询一下

知名专家24小时在线回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医患问答

更多

肝昏迷症状

肝昏迷的症状,根据不同的时期,可有不同的症状,一般分为四个时期:前驱期,患者表现为行为异常,性格有改变,特别高兴,或者特别低落。昏迷期,患者基本上不能唤醒、意识障碍,脑电图、脑电波等出现明显异常,没有痛觉反射,感觉不到痛苦。在治疗上一定要加强护肝、降低血氨等对症支持治疗。

肝昏迷是怎么回事

常见的诱发因素还包括消化道出血,感染,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大量腹水,过度的利尿,进食蛋白质过多,便秘,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和使用安眠药等镇静类药物,都有可能会诱发肝性脑病。肝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肝性脑病是由严重的急性或慢性肝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代谢紊乱为病理生理基础伴发的一种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检查时会发现血氨增高,患者的意识逐渐转差,还会出现有昏迷,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性格行为的改变。

肝昏迷是怎么回事

临床上肝性脑病,指的是由于严重的肝脏方面的疾病导致肝脏解毒代谢能力减弱,从而造成在中枢神经系统当中有较多的有害的递质,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意识障碍,患者出现行为失常以及出现嗜睡、昏睡,浅昏迷等临床状态。由于严重的肝脏疾病,往往会导致出现广泛性弥漫性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有可能会诱发脑疝,严重的情况下会危及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