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预防急性肾衰竭的发生要从病因入手,引起急性肾衰的病因分为肾性、肾前性以及肾后性因素。
肾前性因素主要是血容量急剧减少,产生它的原因包括大量体液丢失,如中暑、脱水或者慢性心衰导致血容量明显不足,出现肾灌注减少,引起急性肾衰。
肾性因素有很多,如常见的肾病综合症,这类患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血浆蛋白会急剧减少,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出现急性肾衰。急性肾小管坏死、过敏、药物性肾损害等都可以引起肾性急性肾衰。
肾后性因素是指尿液已经产生了,在流向输尿管、膀胱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常,如肾结石、前列腺增生、长期尿潴留等导致的急性肾衰,就叫肾后性因。
因此急性肾衰的预防首先要明确急性肾衰的发病机理,再根据发病原因才能找到防治急性肾衰的具体方法。

急性肾衰竭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有区别吗

急性跟慢性肾衰竭的区别很大。急性一般大多数可以逆转、可以很快地缓解,当然有小部分慢慢发展为慢性,但一旦诊断是慢性肾衰竭,一般就是不可能逆转了,只能使它慢一点进展到透析或终点,慢性的只能延缓进展。大家知道急性肯定是时间很短,早期发现。慢性肾已经缩小、已经有贫血了,已经有钙磷的失衡、有皮肤瘙痒了,有一些并发症出来了,很多肾脏病的并发症出现了,这时候超过一定时间,一般认为可能是有一年了才能转为慢性,所以急性就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慢性只能延缓再发生加重。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和急性肾衰竭有什么区别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个临床综合征,而急性肾衰竭就是急性肾功能不全,他其实也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之一,所以并不是两个均等的疾病,所以不是非常好对比。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目前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型;第二,免疫复合物型;第三,寡免疫复合物型,实际上这种分型是一个病理分型,所以在进行了病理活检之后才能明确这样的分型,而不能通过临床症状或者一些简单的实验室检查就能判断出分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它可以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就是说有了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它仍然可能是一个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没有很大的鉴别性,当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迅速发生的少尿、无尿、电解质平衡紊乱,病人可能会有感觉恶心、想吐、高血压,甚至有一部分病人有一点贫血等等一些症状。

急性肾衰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采用血液透析

急性肾衰竭的透析指征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是高钾,病人尿毒症同时出现高钾不得不透析,特别是钾离子浓度大于6.5毫摩尔每升以上。 第二个就是心衰,如果有心衰的急性肾衰竭也要考虑透析,心衰会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直接带来患者的死亡,所以病人有这些的时候要立即的透析。 第三个就是严重的酸中毒,酸中毒严重的碳氢根小于15毫摩尔每升以上病人要透析。 第四个就是有一些其它的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透析的过程病人急性肾衰竭患者出现了其它的并发症。比如不能控制的高血压、不能控制的感染,出现脓毒血症。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肌酐,病人急进行肾衰竭升高的很快,基本上达到急性肾衰竭的诊断,同时又具备了连续两天没尿,要立刻处理,无法产生疗效的时候也可去考虑启动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