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儿童矮小有哪些错误的认知

男孩子没变声女孩子没来月经,不算发育不着急,是错误的。变声和月经来潮标志孩子已进入青春发育期后期,即骨骺接近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期。有家长认为孩子是晚长,晚长在医学上是骨龄明显落后于年龄2岁以上且生长激素水平是正常的,骨龄正常可以排除晚长。如果目前身高明显矮小,数年后的追赶很可能赶不上同龄孩子的身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挑食,不爱运动导致身材矮小,只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孩子身高能追上。并非如此,1岁后调控孩子生长的关键激素不是营养而是生长激素。有家长认为只要骨龄没有愈合就可以治疗,长大些治疗也不迟。年龄越大骨龄越大,生长的潜能越少,生长时间缩短。骨龄越大对药物的敏感度越差,疗效越差。年龄增加,体重随之增加,药物用量增加 ,费用越高。有家长觉得吃增高药效果好,不用打针,生长激素不能吃,会被消化液破坏。正是因为吃了所谓的增高药物,实际上透支生长的空间,最终导致影响孩子最终身高的增长。

矮小症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矮小症是什么

矮小症又称之为身材矮小,在医学上它是指小孩每年生长的速度低于四到五厘米,我们又把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两个标准差以上的这些小孩,称之为身材矮小。在生长曲线第三个百分位以下的这些孩子,也称之为身材矮小,身材矮小除了影响孩子在成年以后的身高,还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这些孩子常常有退缩自卑不合群的性格特征,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也会远远低于同龄的儿童,在未来孩子的就业婚姻等生活质量上,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里面有矮小儿童的患儿,家长应该尽早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才是明智之举。如果发觉孩子身材矮小不要惊慌,应该选择正规医院、专业的儿科矮小门诊进行治疗,切勿乱投医乱用药,不要盲目听从轻信广告的宣传。

儿童矮小症的临床表现

1、孩子的身高不高。2、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那孩子除了身高矮以外,他还会有面容幼稚的表现。但这一类孩子的智力是正常的,身体身材也是匀称的。3、孩子是软骨、骨骼发育不良引起的矮小,这类孩子的身材比例就不平衡,可能是上身比较长,下身比较短。4、如果是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孩子,他有一个呆小面容,这一类孩子会出现智力低下的表现。

目前矮小症治疗现状

如果按矮小症的发病率3%来计算,中国现有矮小症人口应该约有3900万,4岁到15岁的需要治疗的孩子约有700万。矮小症对孩子是有很大的危害的,比如90%的矮小症患者有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影响到孩子的升学就业甚至婚姻,大概2100万的家庭会受到影响,矮小症的孩子如果比较严重会影响正常的劳动能力也会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目前我们治疗现状是第一知晓率比较低,多数家长对矮小症的认识不够,不知道矮小是一种病,更不知道这种病是可以治的,大多数基层的儿科医生缺乏对矮小身材疾病的诊治知识,无法做到疾病的确诊和有效的转诊;第二个就诊率是比较低的,在矮小人口当中4到15岁的儿童需要治疗的儿童有700万之多,每年得到治疗的不足30万,治疗室率是非常低的;第三个就治疗率就更低,真正接受治疗的孩子呢还不到3万,也就是治疗率不到1%;第四个就是治疗不规范,比如起始比较晚,那么用药剂量不足或者是疗程不够;再一个就是对在治疗当中监测的不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