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常见的骨折部位有哪些

骨质疏松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腕部、脊柱、胯部等部位。骨质疏松主要并发症是脆性骨折,老年人发病比较多见。第一,腕部骨折,分克雷氏骨折、史密斯骨折。第二最常见的部位是脊柱,常见胸腰段,人体的胸腰段是脊柱活动最主要的应力基准部位,轻微的外力就导致脊柱的疏松性骨折,叫压缩性骨折,少部分在腰椎甚至颈椎,可以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第三常见的是老年的胯部骨折,胯部骨折有两类,一种叫股骨颈骨折,一种叫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骨折部位不同,预后也不同,股骨颈骨折由于大部分是囊内骨折,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比较薄弱,骨折后很难愈合。粗隆间骨折是关节囊内的骨折,一般容易愈合,这两种骨折都需要手术干预,目的是尽快让病人下床,恢复到伤前的生活状态避免致残,避免由于卧床引起的脏器并发症,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

问题没解决?找专家咨询一下

知名专家24小时在线回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医患问答

更多

骨质疏松症疼痛

引起骨质疏松疼痛的主要原因:1、在骨转化过程中,骨吸收增加、骨小梁破坏、骨膜下皮质骨破坏、破骨细胞溶骨所致,它以夜间疼痛为主要表现。2、在机械应力造成的微骨折,以劳累以后疼痛为主要表现。3、骨骼畸形所致,导致肌肉、韧带受力异常。4、骨质疏松患者活动的时候,腰部肌肉长期处在紧张状态,造成肌肉容易疲劳、痉挛而引起疼痛。5、严重的低骨量衰竭、长期的卧床制动,可以造成疼痛。6、脆性骨折所致,通常发生在轻微外伤以后。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害,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及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以下: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2.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目前并不明确。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则指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在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之前,一定要排除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是骨皮质变薄、骨密度降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骨折的倾向。还会出现呼吸功能的下降,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一些不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导致患者出现身高缩短、驼背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