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出现血小板低的情况,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要判断是什么疾病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其次血小板低的程度是怎么样的,这两个都决定了处理方法。
在妊娠期有一些人会出现一过性的血小板下降,在妊娠结束之后血小板就会恢复正常,这种血小板下降大部分是轻到中度的,不影响到分娩。
有的是血液系统的原发疾病,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以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些疾病也有可能会继发血小板减少。对这种情况就要酌情的开始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妊娠期间不太适合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果需要治疗,就只能依靠输血进行支持治疗,避免出血。而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种是孕妇血小板减少相对比较多的种类。如果血小板在50×10的9次方,可以暂时不处理,密切监测孕期血小板的变化,如果血小板低于了50×10的9次方,在孕晚期可以考虑给予激素冲击治疗,或者在妊娠前分娩前10~15天左右给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使血小板能够升到正常范围,能够安全的分娩,能够自然分娩,选择自然分娩,避免剖宫产和手术治疗。
医患问答
更多血小板单位
正常数值应该达到10至30万,长到五六万又突然降到很低,这种情况还是考虑自身免疫性疾病,还是做一下骨穿,来明确一下具体的问题。必要时虚进行骨髓穿刺确诊。正常人血小板至少在3万以上,目前只有两个单位说明血液疾病已经发展到了很严重的程度,由于血小板本身在人体主要是对凝血功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所以血小板过低就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内脏以及大脑出血而危及生命,所以建议及时输血小板,然后对症改善症状和治疗。血小板是人体负责止血的血细胞,它具有粘附,聚集,分泌,释放等一系列功能,在人体止血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小板数量降低了,人体就有发生出血的风险,血小板数量越低,出血的风险越大,在临床上,急性白血病患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经常需要输注血小板治疗。1个单位的血小板在30ml左右,在临床上,一般12个单位的血小板作为1个治疗量,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大概在300ml左右。
血小板单位
血小板需要储存在血浆中,一个单位的血小板需要大约250毫升的血浆。单位血小板数为2.5x10的11倍。血小板需要存储在血浆中,1个企业的血小板需要大概250mL的血浆。企业血小板数为2.5x10的11倍。献2个单位相当全血1600毫升.这不是说献出全血1600毫升,因为是献出血小板后,其他的成分血会输回你身体内.要求是要休息好,不要吃油腻的食物,豆类,具体事项可以问当地的血液中心.
血小板偏高
血小板主要起到聚集凝固帮助伤口止血的作用,若是血小板偏高,血液容易发生凝固形成血栓阻塞血管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如脑梗塞等。建议:血小板偏高的患者需要服用抗凝药物控制情况,避免发生血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增高由病毒的感染而诱发,比如一些诸如感冒等情况导致形成的炎性的病毒性的感染,例如癌症或病毒或其它原因都可能导致出现血小板的升高或者减少,因此平时建议多锻炼身体,一旦天气发生变化应该多添加衣物。2、也有情况来源于骨髓的增生性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比如白血病,某些急性的白血病会导致血小板改变。建议:可以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同时及早去医院检查血小板偏高的原因,针对病因采取合适的治疗,适量的运动,预防血栓的形成,尽可能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血小板主要的功能就是促进血液的凝集,当血小板偏高时,会造成血栓的形成。
科普文章
更多血小板是什么
血小板多数是身体骨髓成熟巨核细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属于是人体血液中一种正常的组成成分。 血小板可以起到防止出血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达到出血以后止血的效果,人体的骨髓成熟后巨核细胞浆裂解脱落的过程中,通常会形成血小板,身体在受到碰撞或是外伤情况下可以预防出血。血管创伤出血的情况下血小板还可以起到生理性的止血功效,对于人体的血液和身体健康有着较大的作用。 一旦发现血小板数值出现偏低或是身体出现异常情况,如伤口出血长时间不停止、频繁流鼻血、不明原因皮下出血等,需要积极就医,查明具体原因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怀孕血小板高
怀孕以后,由于孕妇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所以血小板及D—二聚体会稍微偏高,一般对孕妇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检查凝血时间延长,
怀孕血小板高
血小板也可以在骨髓纤维化的早期增加,继发性血小板增多主要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手术创伤等,单纯的轻度的血小板偏高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