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高血压的诊断方式是什么?

老年性高血压主要根据以下两点来诊断。第一、年龄,年龄要大于60岁。第二、血压水平,血压持续或三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大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90mmHg者就认为是老年性高血压,但是对于不同测量方法,血压的正常值是不同的,比如:诊室的血压上限是140/90mmHg,在家自己测血压上限就是135/85mmHg,而对于24小时动态血压的正常值是小于130/80mmHg,这是24小时总体的动态血压,而对于24小时动态血压,清醒时的平均血压应小于135/85mmHg。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老年性高血压挂什么科室?

老年性高血压可以挂老年心血管科和老年高血压科。但是高血压在一般的医院往往是在心内科治疗,对于更加有高血压专科的医院,高血压往往在高血压专科进行治疗,但如果合并年龄大于60岁,建议还是到老年科进行治疗,如果在科室划分更加详细的情况下可以去老年心血管科,甚至老年高血压科进行治疗,因为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的,他的治疗是不同于一般成人治疗的。

老年性高血压如何保持合适的体位?

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保持什么样的体位是没有特殊要求的,对于没有症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无需保持特定的体位,要随遇而安。如果老年高血压患者产生一些病变,那就有特殊的要求了,所以要因病而异、因人而异。比如:对于高血压伴有体位性低血压者,在改变体位时,尤其是从坐位、蹲位改为立位时,动作一定要缓慢,要给予机体一定的缓冲时间,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所以对于老年性高血压如何保持合适的体位,可以说没有具体的答案,但是一定要因病而异、因人而异。

老年性高血压需要一直服药治疗吗?

老年性高血压是需要长期服药的。一般来讲确诊高血压后,应长期用药,但如果用药期间出现血压严重的波动,要根据血压的情况适当的调整用药的剂量,但是,大家要注意:对于擅自的停药或者在没有医生建议、检查的基础上换用其他药,比如:偏方、中药,这样可能会引起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的损害,会产生严重的不良临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