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必须注射胰岛素,要视情况而定。
第一、2型糖尿病又称成年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另外通过一些其他药物,如二甲双胍类、阿卡波糖等口服药物进行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效果不佳时,也可遵医嘱用胰岛素治疗。
第二、糖尿病早期,有的新发糖尿病可以用短期强化,比如糖化血蛋白大于9%,空腹血糖大于11.1mmol/l,这时就可给患者用胰岛素,短期用后可能对于胰岛β细胞功能有改善,这时用了一段时间后,胰岛功能改善后,可能吃一种降糖药或甚至不吃药,血糖也能维持到较理想水平,但如果患者病情太久了,胰岛功能非常差,这时就必须要有胰岛素的长期治疗。
专家科普
更多语音答疑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二型糖尿病早期能治好吗
多项研究显示,在糖尿病的早期糖耐量异常阶段的人群接受适当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延迟或者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虽无法治愈,但能有效控制,应该积极的配合治疗,饮食上要控制摄入的总热量,坚持适量的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坚持用药,科学用药,不要轻信偏方,还应该及时的进行血糖的监测。如果你已经诊断了糖尿病,不管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那么我们只能通过糖尿病的治疗的手段来平稳血糖,但是不可能治愈,因为糖尿病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家族的遗传性或者说某些疾病而导致的糖尿病,或者说本身的问题都是可以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可能糖尿病的早期,你的血糖不是特别的高,但是也需要进行干预和治疗,如果说你不积极的进行控制,那么糖尿病的病情肯定会往前进展的。
中国成人二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
中国成人二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如下: 1、新患者没有并发症,低血糖风险,体重增加风险,无需药物干预,糖化血红蛋白的目标是小于6%。 2、年龄小于65岁,没有得慢性并发症,控制的目标是小于6.5%。 3、患者年龄小于65岁,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欠佳,需连用胰岛素,或者年龄大于65岁,脏器功能良好,没有低血糖的风险,预期生存的寿命大于15年,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目标是小于7%。 4、年龄大于65岁,生存期是5到15年,并有心血管疾病,有心血管高风险,糖化血红蛋白的目标是小于7.5%。 5、年龄大于65岁,预期的生存期是5到15年,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是小于8%。 6、年龄大于等于65岁,治疗的方案实施有困难,控制目标放松到9%以下。
什么是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的相对分泌不足造成的,主要是跟1型是相对的,它是Ⅰ型绝对不足,还有胰岛细胞抗体的阳性。Ⅱ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的相对不足,或者是胰岛素抵抗引起来的Ⅱ型糖尿病,大部分人发病年龄是以成年人为主,它的病因可能与遗传有关系,还有后天的饮食过胜、营养过胜、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导致血糖、血脂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