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过高确实有引起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子宫出血的风险,但是豆制品中的植物雌激素和动物的雌激素并不完全相同。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非甾体化合物,因为生物活性类似于雌激素而得名,大豆中大豆异黄酮是植物雌激素作用较弱的一种,植物雌激素对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起到双向的调节作用。植物激素具有与雌激素相似的分子结构,可以和体内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雌激素类的作用,但是此作用比体内的雌激素要小,当体内雌激素水平不足的时候,植物雌激素可以起到补充雌激素的作用;而当人体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时,植物雌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可以阻止体内雌激素与受体的结合,而起到抑制雌激素的作用,相当于降低了雌激素的水平,因此植物雌激素又被称为女性雌激素水平的调节器。由此可见,食用豆制品会导致乳腺癌的说法并没有科学根据,植物雌激素与乳腺癌间更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大家不要害怕。
语音答疑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乳腺癌如何分类
乳腺癌分类有多种角度:根据部位主要分小叶癌、导管癌;根据浸润程度分浸润性癌、原位癌和导管内癌。最新的分类主要是四个:luminalA(乳腺癌管腔上皮A型),还有luminalB(乳腺癌管腔上皮B型)、HER-2(HER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基底样型),也就是基底细胞型。这四种的生存时间和详细内容都是非常强力的,分子内容的机制是非常不同的,总体来讲,luminalA(乳腺癌管腔上皮A型)的效果好很多,基底样的和HER-2(HER2过表达)差一点,luminalB(乳腺癌管腔上皮B型)介于两者之间,这就是现在的分子分析。详细来看,luminalA(乳腺癌管腔上皮A型)主要是考虑ERPR(基因)、HER-2(HER2过表达型)受体的状况,和PR的比例和Ki-67(蛋白表达)
乳腺癌预后如何
第一、乳腺癌的预后其实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肿瘤本身特点的影响、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还有治疗的方案治疗敏感的影响,一般年龄的影响越年轻的患者可能预后越差,尤其是小于35岁以上的患者;第二、肿块的大小,随着肿块的增大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几率是增高的,特别是对于淋巴结阴性的患者,肿块大小影响是比较明显,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腋窝淋巴结越多预后越差,淋巴结的状况直接影响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的复发或者术后的转移。
乳腺癌遗传吗
有一部分乳腺癌是不会遗传给自己的女儿,也不会影响自己的姐妹,这部分乳腺癌占大多数,但是确实有10%到20%的乳腺癌具有遗传倾向。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完成和证实是否罹患乳腺癌,通过基因检测证实了存在这个基因突变,就预防性的切除双侧的乳房,所以才存在BRCA1或者BRCA2(核实),乳腺癌是有可能有遗传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