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就是肌腱、肌肉的局部的一个手术。那么如果三岁以上,患儿还存在着明显的上肢,或者下肢的肌张力增高,需要手术来解决的时候,我们的手术主张是先在脊柱部位做,这个地方的手术我们叫选择性脊神经切断术。那么如果下肢,肌张力高、脚尖点地、腿伸不直,那我们就在腰椎这选择性的切断一些敏感性比较高的神经,这样的话那么,它对肌肉的控制就减少,肌张力、肌经挛自然就会缓解,这个切断一部分以后,缓解了以后呢,紧接着还是要进行康复治疗,还需要继续做康复,我们说三分手术七分康复,那么这个是必须要有康复的保证,手术的效果才能出得来,这是一个方面,三岁以后呢我们要做手术,做手术要和康复进行配合,做手术呢,我们要先做上有腰椎的手术,如果腰椎的手术做完了,在康复半年左右以后,我们看孩子的一个功能的情况,如果达到我们要求了,我们就不需要做下游的局部的手术,如果还有一些需要通过,手术来解决的适应症的话,那我们再做局部的这个手术,关节手术也好,肌肉肌腱手术也好,这个是一个手术的顺序,这个手术做完以后,我们同样还是要继续做康复治疗,还是那个道理三分手术七分康复,那么这是痉挛性脑瘫手术的,一个和康复的一个配合,以及手术的顺序的选择问题。
专家科普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脑瘫分型及表现
脑瘫患者的分型及临床表现包括:一、痉挛型,以锥体系受损为主,二、不随意运动型,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不随意运动增多,表现为手足的徐动、舞蹈样动作、肌张力不全、震颤等。三、共济失调型,以小脑受损为主。四、肌张力低下型,往往是其它类型的过渡形式。五、混合型,这个是临床分析,按照瘫痪部位分型包括:1、单瘫,单个肢体受累;2、双瘫四肢受累,上肢轻下肢重;3、肢瘫,三个肢体受累;4、偏瘫,半侧肢体受累;5、四肢瘫,四肢受累,上下肢受累程度相似。
脑瘫分型及表现
小儿脑瘫的分型及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1.痉挛型,痉挛型是最为常见的脑性瘫痪的类型,大概占全部病例的50%。主要表现为上肢,肘、腕关节屈曲,拇指内收,手呈握拳状,下肢内收交叉,呈剪刀腿和尖足。2.手足徐动型,除了手足徐动之外,还可以表现为扭转痉挛,还有其他锥体外系受累的症状。3.共济失调型,表现为步态不稳,摇晃,走路时四肢动作不协调,上肢有意向性的震颤。4.强直型,它会有腱反射不亢进,严重的智力低下,身体异常僵硬,活动减少。5.震颤型,表现为四肢静止震颤,比较少见到。6.是肌张力低下型,表现为肌张力低下,自主运动少,关节活动范围大,大部分孩子以后会变成痉挛型,或者是手足徐动型。
痉挛型斜颈怎么能恢复
然后可以选择在康复期通过注射肉毒素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在病情逐渐稳定了之后,是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性的器材来进行锻炼,并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纠正头位,逐步进行运动,以此来增加颈部的运动量,以帮助恢复颈部关节的活动的范围。使用按摩的方式按摩颈部的肌肉对于痉挛性斜颈患者的恢复来说,首先要进行恢复功能训练,恢复功能的训练一定要在专业的人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一些具体情况定制康复功能锻炼的计划,循序渐进的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在疾病的初期可以使用按摩的方式按摩颈部的肌肉,以此来达到松弛肌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