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膜炎护理

病毒性脑膜炎是一组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软脑膜弥漫性炎症综合征,主要表现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是临床最常见的无菌性脑膜炎。治疗期间需要护理好病人,以达到更快治愈的效果。

一、生活护理

1、调摄注意休息,劳则伤气,气虚则加重病情;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

2、护理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重症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对高热者应作物理降温;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卧床不起者,应注意及时吸痰、排痰、翻身,防止坠积性肺炎和褥疮的发生。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情轻重不等,轻者可自行缓解,危重者易导致死亡或留下后遗症。

二、高热护理

1、体温上升阶段:寒颤时注意保暖。

2、发热持续阶段:应用退热药时注意补充水分。

3、退热阶段:及时更换汗湿衣服,防止受凉。

4、注意口腔清洁和皮肤清洁,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瘦肉稀饭、面条、青菜汤等。

三、肢体锻炼

1、让患儿瘫痪的肢体处于功能位置。

2、对于清醒患儿,要更多关心、体贴患儿,增强自我照顾能力和信心。

3、经常与患儿与交流,促进其语言功能的恢复。

4、及早对患儿肢体肌肉进行按摩及做伸缩运动。

5、恢复期患儿,鼓励并协助患儿进行肢体主动功能锻炼。

6、活动时要循序渐进、注意安全、防止碰伤。

温馨提示:病毒性脑膜炎的病人由于发病特点,会产生颈强直,无法低头,而且会发烧,呕吐,眼睛怕光,护理的时候注意帮他挡光,病房的灯总是亮着,可以的话把小手巾盖在他的眼部。

病毒性脑膜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

病毒性脑膜炎通常急性起病,有剧烈头痛、发热、呕吐、颈项僵直,典型的脑膜刺激症如克氏征阳性,并有全身不适、咽痛、畏光、眩晕、精神萎糜、感觉异常、肌痛、腹痛及寒战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咽峡炎、视力模糊等症状。肠道病毒感染可出现皮疹,大多与发热同时出现,持续四到十天,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可有流行性肌痛、胸壁痛和心肌炎,临床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较少见,偶尔发现斜视、复视、感觉障碍,共济失调、腱反射不对称和病理反射阳性,重者可出现昏睡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

脑膜炎鉴别

化脓性脑膜炎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一、病毒性脑膜炎,多是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脑膜炎,起病多急骤,高热者可有肌肉疼痛、腹痛等症状,脑脊液中糖和氯化物不减低,蛋白质在100mg/dl以下,2~3周后可康复。二、流行性乙型脑炎,常在秋季发病,急性起病,高热,脑脊液中糖含量正常或略高,氯化物不减少,蛋白质小于100mg/dl。三、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脓肿,听神经瘤等,病程进展较缓慢,以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为主要表现,颅脑CT有助于诊断。

脑膜炎遗传吗

结核性脑膜炎这种病是不会遗传的,因为它不是基因突变所导致的疾病,这种病是不会传到后代的,所以不用担心会有遗传的倾向,结核性脑膜炎,主要是因为人体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所导致的,机体的免疫力比较低下,结核分枝杆菌会趁机侵入体内,然后随着血液循环或者是其他的途径进入到脑膜,在脑膜进行定居,导致人体的脑膜出现一些炎症渗出,这就是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的病人会有明显的头痛,恶心,呕吐的临床表现,有些患者会出现高热不退,甚至是昏迷,如果侵犯了脑神经,会出现一些脑神经表现,比如视物重影、言语不清等临床表现,结核性脑膜炎的病人一定要尽快治疗,同时要注意隔离,防止传染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