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检查成像序列的说明

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想要知道更多的关于自己腰部的话可以做一个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检查成像在目前来说算是一种比较前沿的技术,下面就介绍下这个磁共振检查成像序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磁共振成像主要依赖于磁共振成像的参数。应用不同的磁共振频脉冲程序,可以获得反映这些因素的不同侧重点的图像。

MRI的信号很弱,为了提高MRI的信噪比,要求重复使用同一种脉冲程序。以获得比较高的信噪比信号,重复激发的间隔时间即所谓的重复时间(TR)。900RF之后到采集回波信号之间的时间称为回波时间(TE)。

通过改变TR和TE值,可以获得不同对比的图像:

①T1加权像:T2对回波信号强度的影响可以忽略,这时回波信号反映的是组织不同T1信号强度的差别,采用短TR和短TE这两个扫描参数可以获得;

②T2加权像:两个不同T2组织的信号强度的差别明显,即为T2加权图像。采用长TR和长TE这两个扫描参数可以获得;

③质子加权像:如选用比受检组织T1著长的TR,那么质子群磁化在下一个周期的90度脉冲到来时已全部得到恢复,这时回波信号幅度与组织T1无关,而与组织密度和T2有关。如再选用比受检组织了明显短的TE,则回波信号幅度与质子密度有关,这种图像称质子密度加权像,反映组织氢质子浓度差异。

通过前面文章的解答,大家对这篇文章的深刻含义也了解了不少,T1加权权像、T2加权像、质子加权像。相信大家对这个磁共振检查成像的序列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了。祝您身体健康!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不是绝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个病,实际上恰恰相反,它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比如给椎间盘突出做了一个腰椎的融合手术,它就再也不会突出了,这个病就完全治愈了。 但是医生不会一开始就做这一步,因为手术创伤比较大,花费也比较高,而且对腰部的活动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年轻病人,基本上不会做这个手术。 所以说会尽量选择那些性价比比较高,手术创伤比较小的治疗。作为初始治疗,有可能会发作,但是这是一个阶梯治疗的手段,很多椎间盘突出第一次发作的病人,80%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好,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再进行下一步的微创手术治疗,有90%的病人终生不会出现复发,复发的病人只占10%左右。

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80~90%通过保守,通过静养症状,所以保守病人是大量的。手术病人只占10~20%,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理疗、推拿、按摩和药物治疗。还有介入手术治疗,介于保守和手术之间一个介入治疗,像射频、臭氧和切吸。手术治疗现在包括微创、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椎间盘镜髓核摘除和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传统的开放大手术。切除椎间盘手术现在已经很少应用,还有人工椎间盘置换,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分类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话,根据它的突出的程度。我们分为膨隆型、突出型,和脱出型,椎间盘的膨出,相对是比较轻的,纤维环的部分的破裂,突出的话,纤维环基本上完全破裂,不过并没有掉出来,那么脱出的话,就是纤维环完全破裂。那么中间的髓核掉出来,跑到椎管里头来,脱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里头,最重的一型,膨出是相对轻的一型,不过每一型我们在诊断的时候,诊断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不应该诊断腰椎间盘膨出,或者是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