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先喝汤好呢还是先吃饭好呢

本文导读:在餐桌上,很多人的习惯都不一样,有些人觉得汤先喝比较暖胃,有些人说饭先吃比较好,对于先吃饭好还是先喝汤好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存在着疑问。

大家都听过“无汤不成宴”这一俗语,很多人吃饭的时候都缺少不了汤水,喝汤不仅可以帮助身体补充水分,还能降食材中的营养成分溶解在水中,可以让人们更容易吸收营养物质。在寒冷的冬季喝上一口热气腾腾的暖胃汤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有关营养专家提醒,喝汤有很多讲究,只有科学喝汤才能吸收好营养,喝出健康。

1、先汤后饭还是先饭后汤

在饮食习惯中,有的人喜欢饭后喝汤,被誉之为“灌缝”。有的人有饭前喝汤的习惯,称之为“垫底”。我国也有“吃饭先喝汤,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是说吃饭前先喝汤对健康有益处,就不用请医生开药方了。喝汤是中国人重要的饮食习惯,是先饭后汤还是先汤后饭,人们在实际操作上却大不相同。

有人把饭前喝汤,看做是人类廉价的健康保险,这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吃饭前,先喝几口汤,等于给这段消化道加点“润滑剂”,可滋润口腔食道,使食物能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饭前喝点清淡稀薄的汤,刺激胃液分泌,便于肠胃的吸收,饭量也相应地减少,从而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而先饭后汤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也有它的适宜人群,如身体虚弱消化功能不良者、身体羸瘦营养缺乏者和一些慢性病患者、体质较差的老人等,饭后一碗汤对辅助消化吸收和补充营养是有一定帮助的。

可见,两种认识都是有道理的,这正是中医辨证施吃,因人、因地、因时而异思想的体现。所以,究竟是先汤后饭还是先饭后汤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决定,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式,不能一概而论。

2、只喝汤不吃肉错误的选择

很多人认为,肉熬成肉汤或肉汁后,肉变成肉渣淡而无味,肉里的精华熬到肉汤里去了,所以肉汤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有人甚至养成了只喝汤不吃肉的习惯。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无论煲汤的时间有多长,肉类的营养也不能完全溶解在汤里。所以喝汤后还要吃适量的肉。

吃肉远比喝汤的营养价值要高得多,无论怎么熬汤,汤里的营养成分也不会比肉里含量多。比如,拿人体离不开的营养之一蛋白质来说,肉里的含量高达90%以上,而汤里含量不会超过10%。另外,其它的营养成分如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矿物质也大多数留在肉里。

但是,如果熬汤时间过长,反而有些营养成分会消失。比如一些维生素类就极易分解,这时不但汤里的营养少了,肉里的营养成分也会减少。

不过,由于汤的味道鲜美,能刺激消化液分泌,提高食欲,因此在餐前先给食欲差的人喝些肉汤也无可厚非,但要想获得营养,更需要鼓励多吃肉。

3、老年人喝清淡汤

老火汤、煲汤其实不适合老年人喝,因为其油盐含量很高,多喝反而不利健康。最好选择口味清淡的蔬菜汤,不仅爽口,还不会增加过多的热量。当然,喝汤并不是说喝得越多越好。一般情况下,中晚餐以半碗汤为宜。

经常感到胃胀、烧心、反酸的人通常消化不好,不宜餐前喝汤,因为这样容易冲淡胃液,更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另外,动物原料做成的汤,因味道鲜美,特别受人欢迎,这些汤中都含有嘌呤碱,特别是内脏原料炖的汤嘌呤碱含量更高,嘌呤碱在体内代谢产生尿酸沉积于关节而产生疼痛,因而痛风患者要小心这些汤。有些老年人在连续大量喝了这些汤之后出现了关节痛,就与此有关。

胃病患者特别是胃酸过多者,不宜喝浓肉汤、浓鸡汤,因这些汤中的含氮浸出物(汤中鲜味的来源,包括肌肽、肌酸、肌酐、嘌呤碱和少量氨基酸)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含氮浸出物越多,味道越浓,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也越强。胰腺炎患者亦不宜食用浓肉汤、浓鸡汤、浓鱼汤。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患者,在外就餐尽量别喝汤。餐馆做汤除了加入盐外,还要加入等量的鸡精、味精。鸡精的钠含量大概相当于普通盐的一半,而纯味精含钠量大概相当于盐的三分之一。所以,那些鲜美异常的汤钠含量非常高,对健康不利。

胃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胃病丸

如果患者有食欲不振,便秘,恶心,呕吐,脾胃虚弱等症状的话可以吃胃病丸。所以如果患者患有胃病服用药物效果是很好的,除此之外还可以服用一些抑制胃酸,保护胃粘膜的药,比如奥美拉唑等。患者可以在空闲的时候多锻炼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使患者得胃病的几率大大减少。胃病丸是由中药合成的一种复方制剂,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按照说明书来进行使用服。用药物期间要注意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品,要戒烟要戒酒,避免对胃黏膜的损伤进一步加重,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有没有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如果出现有腹泻的表现要做个大便常规检查。胃病丸,健脾化滞,理气止呕。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脘疼痛,气逆胸满,倒饱嘈杂,嗳气吞酸,呕吐恶心,宿食停水,食欲不振,大便不调。

胃病丸

你好,胃病丸里面都是中药成分,包括槟榔、香附、枳壳、陈皮、砂仁六神曲、山楂、谷芽、麦芽、桔梗、白扁豆、厚朴、黄连、瓜蒌、鸡内金、萝卜子、枳实、吴茱萸、茯苓等。胃病丸具有健脾消食化滞、理气止呕的作用,对于因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所导致的胃脘部疼痛、胀满、恶心、呕吐、嗳气、食欲减退等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本药品不适用于肝肾阴虚证和脾胃阴虚证。对于胃病的患者,可以通过服用一些奥美拉唑等药物来进行缓解的,但是具体的治疗药物需要根据引起胃病的原因来进行,确定胃部疾病包括的方面是比较多的,例如出现胃溃疡或者是出现胃糜烂时都是属于胃部疾病的,但是所使用的药物上也会出现有所差异,所以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之后再进行用药。

胃病患者胃酸过多怎么办

胃病患者胃酸过多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现象,胃酸多可能是胃酸本身分泌过多,有人是高胃酸分泌的体质,这样胃酸过多就容易造成胃酸反流,引起反流性食管炎或者由于酸水过多,导致黏膜的损伤出现胃疼、胃黏膜的糜烂,甚至严重的时候可以出现溃疡,中医讲无酸不作疡。所以在慢性胃病的患者,如果出现胃酸过多的情况下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您可以服用西药,西药里面一种是PPI类的叫质子泵抑制剂,也就是临床上常用的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潘托拉唑诸如此类的药,能够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除了这一类还有一种叫HR受体拮抗剂,也是治疗胃酸分泌过多的,还有一类药物是中和胃酸的,比如铝碳酸镁片、铝镁加混悬液,它都能够有效的中和胃酸对黏膜起到保护的作用,这些是西药的治疗,如果用中药治疗,我们中药里面也有很好的理气和胃通降,抑酸护膜的药物能够从根本上调理胃酸分泌过多的情况,达到临床治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