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肝硬化应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而又危险的慢性病,导致肝硬化的原因主要有慢性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在我国以乙肝肝硬化最为多见。据统计,在整个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人群中,如不经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约有30%的人会发展为肝硬化,部分肝硬化的病人更有可能会进一步恶化,最终形成肝癌。童光东教授指出,肝硬化患者应该及时地开始抗病毒治疗,同时采取饮食和生活规律等方面的调整,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不经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30%慢性乙肝患者会发生肝硬化 童光东介绍,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反复炎症最易引起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病程隐慝,往往症状不明显,就像海底的火山、地震一样不易被发现,所以有些病人并没有经历明显的慢性乙肝的过程就突然变成肝硬化的状态。当乙肝炎症出现时,会对肝细胞产生损害,人体在修复的过程中,纤维结缔组织取代了部分肝脏组织,在肝脏上形成‘疤痕’,如果肝细胞长期待续发生炎症坏死,就会刺激肝脏内纤维组织过度增生,一个一个的‘疤痕’积累起来,肝脏就会因疤痕纤维收缩而变硬,最终成为肝硬化。” 更进一步,肝硬化还有可能转化为肝癌。研究表明,对已经有重度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的患者,如果不进行抗病毒治疗,3年内有7.4%的患者会进展到肝癌,20-23%的患者会发展为失代偿肝硬化,这两种疾病都会威胁患者生命。 童光东指出,在整个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当中,如果不经抗病毒治疗,30%的人最终会发生肝硬化。广东地区作为乙肝流行的高发区,更需要对乙肝肝硬化的预防和治疗加以重视。肝硬化患者应该抱着“不迟疑,不放弃”的心态及时地开始抗病毒治疗。 对乙肝肝硬化治疗: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乙肝病毒复制是导致疾病进展的根本原因。研究发现,乙肝病毒的复制不仅与乙肝的进展有着紧密关系,而且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也直接相关。如果积极开始抗病毒治疗,不仅可以延缓疾病进展,而且可以使18.8%的早期肝硬化完全逆转。因此,抗病毒治疗对肝硬化患者来说必不可少。 童光东介绍,目前的抗病毒治疗还不能治愈乙肝,主要是因为乙肝病毒以cccDNA的形式长期残留在肝细胞的细胞核中,非常顽固,难以被彻底清除。因此,对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患者应牢记四点: 第一,治疗要早,只要病毒阳性,就要开始抗病毒治疗。2010版《中国乙肝防治指南》对乙肝肝硬化治疗做了明确规定:e抗原阳性患者,乙肝病毒≥104拷贝/毫升,e抗原阴性患者,乙肝病毒≥103拷贝/毫升,就应该马上开始抗病毒治疗,治疗以延缓或降低肝功能失代偿和肝细胞癌的发生为目标。 第二,对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明确的停药标准,建议长期甚至是终身治疗。由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肝小叶结构紊乱,纤维组织增生多,尽管抗病毒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细胞功能,减轻肝纤维化,但是,肝脏已经很难完全恢复正常。一旦停药后肝病复发,肝脏将不可避免地再次受到重创,患者将面临肝衰竭的威胁。总之做好持久战,不能随意停药。 第三,由于乙肝肝硬化需要长期治疗,长期治疗存在耐药风险。同时,乙肝肝硬化患者病程长,用药史复杂,可能存在预存耐药病毒,初治患者,即使选用最强效的抗病毒药物单药治疗,也难以避免耐药的发生。因此,为预防耐药,可以采取联合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后续耐药风险。如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这两种药物有不同的靶点,对乙肝病毒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第四,乙肝肝硬化患者长期抗病毒治疗过程,不要认为治疗后,病情好转,就不去医院检查,切记,每6-12月复查一次肝功能与病毒定量,B超与甲胎球蛋白,防止病情变化,以便早期治疗。 肝硬化患者饮食有禁忌:少食多餐避免难消化食物 童光东指出,肝硬化患者在饮食上也有诸多禁忌。例如,肝硬化患者大多数都有胃肠功能变化,易导致营养不良,建议少食多餐、对终末期肝硬化的患者应睡前加餐。也要注意食谱的变化,讲究色美、味香、软烂可口、易消化。同时,饮食一定要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难消化的、有刺激性的食物,还要有全面而丰富的维生素:B族维生素对促进消化、保护肝脏和防止脂肪肝有重要生理作用;维生素C可促进新陈代谢并具有解毒功能;脂溶性维生素A、D、E对肝都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此外,肝硬化患者禁止饮酒。酒精在体内主要是通过肝脏进行代谢,排出体外。饮酒会加重肝功能本已减退的肝脏的负担。所以应绝对禁止喝一切含有酒精的饮料,并少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食品。总之,肝硬化患者要戒烟忌酒,加强营养,适当锻炼,充分休息,生活规律,积极向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生活调息加上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获得长期生存不是梦。
肝硬化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肝硬化胸腔积液

肝硬化的病人最常见的还是出现腹腔积液,也就是说出现腹水。部分病例也可以出现胸水,也叫胸腔积液。它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高压症会造成腹腔血管的压力增加,然后过多的水分就有可能通过细管壁渗透到腹腔,大量的腹水会经过膈肌的孔洞流入到胸腔,产生胸水。第二,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的病人身体合成功能下降,同时营养状况不良,会造成低白蛋白血症。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血液里面的水分渗透到胸腔,产生胸水。第三,炎症。肝硬化的病人抵抗力下降,有可能出现肺部的炎症,这种情况会增加腹膜和胸膜的通透性,就更加容易出现胸水和腹水。另外三个少见的原因,包括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以及肝脏对血管里面的激素水平的灭活,减弱,还包括淋巴回流受阻。

肝硬化体征表现

查体可以观察肝病面容,可以出现皮肤的黄染,一般可以发现有肝掌和蜘蛛痣,有腹水时,可以发现腹部隆起移动性浊音呈阳性,可出现下肢水肿。肝硬化患者可以表现为明显的乏力,腹胀,腹痛,黄疸,严重的导致下肢浮肿,腹水,肝掌、蜘蛛痣。在影像学可以发现肝脏ct表现为肝脏体积缩小,肝脏的薄膜不完整或者成波浪状,肛裂增宽,胆囊外置,往往伴有脾大。

肝硬化后期表现

肝硬化中晚期症状,体征化验皆有较显著的表现,如腹腔积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明显,脾肿大,有脾功能亢进及各种肝功能检查异常等。一、全身症状,乏力为早期症状,程度可自轻度疲倦至严重乏力,体重下降往往随病情进展而逐渐明显,少数出现不规则低热,与肝细胞坏死有关。二、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为常见症状,可有恶心、呕吐、腹胀,与胃肠积气、腹水、肝脾肿大等有关。三、出血倾向,可有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皮肤紫癜、女性月经过多等。主要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及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有关。四、与内分泌紊乱有关的症状,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乳腺发育,女性可发生闭经、不孕。肝硬化患者糖尿病发生率增加。五、门静脉高压症状,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自上消化道出血,出现呕血及黑便,脾功能亢进可出现血细胞三系减少,因贫血而出现皮肤粘膜苍白,发生腹水时腹胀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