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乙肝用干扰素进行抗病毒那些事

干扰素抗乙肝病毒

α-干扰素的作用机制是刺激机体产生抗病毒蛋白,降解病毒mRNA,抑制乙肝病毒的合成,同时还可增强NK细胞和CTL细胞活性,增强感染细胞膜HLA-I抗原合成,以利于NK、CTL细胞与受感染细胞的识别、结合并造成受感染细胞的溶解,以清除肝细胞表面的HBV。因此α-干扰素的疗效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病毒的复制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α-干扰素的最佳治疗对象是存在活跃病毒复制且处于炎症活动状态的患者,即HBVDNA阳性者(在此主要指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下面专门讨论),肝功能状态可以间接反映机体的免疫活性,在排除诸如饮酒、药物等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血清ALT水平越高表明机体的免疫反应越强,疗效也就越好,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开始干扰素治疗时血清ALT水平至少应大于正常上限的2-2.5倍,最好大于其5倍以上,最高不应超过其10-12倍,在此范围内ALT越高疗效越好,突破这一上限则有可能诱发肝功能衰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另外,病人的年龄(年轻)、性别(女性)、感染时的状况(成年后感染)、HBVDNA载量(基线病毒载量越低);病程长短;肝脏纤维化程度轻重(轻者); 对治疗的依从性的好坏;有无HCV、HDV 或HIV 合并感染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治疗前HBV DNA 、ALT 水平是预测疗效的主要因素。

另外有无禁忌症(对干扰素过敏的患者、有明显黄疸TBIL>51μmmol/L者、肝硬化尤其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合并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性糖尿病以及有家族性精神病史的病人应禁用或慎用)以及病人的一般状况(如病人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时,即使符合上述条件也应慎用)等都应做为考虑因素。只有综合以上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满意的疗效。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干扰素抗病毒有副作用吗

干扰素抗病毒是会有一些副作用的,但是根据病情不同,产生的副作用也不同。如果是在临床使用的话,是肯定会产生一些副作用的。但如果是女性经常干扰素,将会出现一些像感冒的症状,身体酸痛、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 干扰素是临床使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基本包括流感样症状,骨髓抑制症状,精神和神经系统的症状,以及甲状腺功能相关影响。如果患者需要服用干扰素,最好在医生的诊断下进行。

干扰素治疗乙肝有什么优点和副作用

目前抗病毒的药物还是两大类,一个是干扰素,干扰素的优势,在于它是有限疗程的,它可能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可以停药,而且随时停药以后不会出现病毒的反弹,停药以后,半年左右的时间会有一个后效应。所以,目前来说,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评估以后,如果适应打干扰素,还是会给干扰素治疗。首先干扰素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的有效率不一定那么高,30%左右患者有效,再一个就是它的副反应也是比较明显的,主要是有类流感应症状,患者可能开始治疗的时候有发烧、有全身的不适,就像类似于感冒一样的症状,全身酸痛无力、食欲不振,后面就是对血细胞的影响,就是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会有一定的影响,有的患者会出现脱发。

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

干扰素不仅仅可以用来治疗带状疱疹,还可以用来治疗尖锐湿疣等疾病,带状疱疹应该在发病72小时之内,及时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能够明显的缓解疼痛,缩短病程以及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带状疱疹的治疗:首先,要选择抗病毒的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也可以使用干扰素肌注,来辅助治疗,一个是一定的抗病毒,另外,还能够改善自身的免疫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