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吃奶量标准

早产儿吃奶量标准,根据孩子胎龄不同,出生后第几天标准完全不一样,如34周胎龄出生的早产儿,生后第一天如果消化吸收都非常好,那么生后第一天每3-4小时吃50毫升左右的奶。等出生一周后,每3-4个小时就能吃30-40毫升奶,这样子就已经达到了出院的标准。

出院后早产儿喂养指南

如果由于其他原因而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对胎龄34周以下或者体重<2kg的早产儿,建议使用早产儿配方奶喂养至胎龄40周后,改用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喂养,同时需要定期到儿科门诊监测生长指标,以便医生做出个体化的喂养方式指导,医生会根据小孩的生长发育指标,建议在适当的时候转换成标准配方奶,对胎龄≥34周,体重≥2kg的早产儿,可选用标准配方奶喂养。无论是足月儿,还是早产儿,母乳喂养都有许多近期和远期的好处,因此,早产儿出院后的喂养,依然首选母乳喂养,对于出生体重<2kg的早产儿进行母乳喂养,目前建议使用母乳添加剂;早产儿是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目前我国对早产儿出院后的喂养、管理尚不规范,造成许多早产儿不能达到最佳的营养需求,严重影响早产儿出院后的生长发育。

早产儿应该怎样护理

同时还需要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注意减少噪音的刺激,尽力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比如在靠近宝宝的时候要动作轻柔,说话声音避免过大,避免敲击保暖箱。对于36周的早产儿,身体发育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因此需要进入保暖箱进行保暖处理。一般需要在保温箱中待一个星期左右,具体的时间需要根据胎儿的自身体质而决定。此时仍然需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病情,以便更好的发现各种合并症。

早产儿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早产儿母乳喂养

如果是发生特殊的情况,也只能放弃母乳喂养,比如母亲发生健康方面的问题,或者使用一些特殊的药物,或者有母婴传播疾病等等。早产儿确实最好是母乳喂养,但是也不是必须母乳喂养,早产儿吃母乳可以摄取到更好的免疫物质和更适宜的各种营养成分,也就是早产儿母乳喂养时,更有利于母婴的健康。但是如果早产儿发生低血糖或者脱水等方面的问题的情况,也有的只能是增加一些葡萄糖的摄入或者适当的补充一些水分。

早产儿核磁共振

说脑磁共振检查对早产儿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磁共振检查出脑部疾病,建议住院进行调理,在产后对早产儿进行康复治疗,来避免留下后遗症,这种检查对宝宝身体是没有任何伤害的,宝宝父母可以完全放心。早产儿做脑磁共振主要是为了避免宝宝出现缺血、缺氧性等脑部疾病,脑磁共振就是用来排除脑部的各种疾病,由于身体各项机能发育不完善,很容易出现脑部疾病。一般来说,这项检查是对早产儿的特殊护理,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早产儿名词解释

在医学界现在其实早产儿就涵盖就是孕24周以后到37周以前这个期间的出生的新生儿,再到24周再往前就认为是胎儿,在美国现在有一个很好的儿童医院就是美国费城儿童医院,他们早产儿的概念是出生37周以前,在怀孕37周以前就出生的小宝宝就是是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