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人出现骨质疏松情况以后,疼痛的特点主要以腰背部疼痛为主,特别是在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发生腰部病理性骨折以后,疼痛的症状会明显的加重,伴有腰部活动受限。所以在病人出现骨质疏松疼痛情况以后,一定要就诊治疗,以缓解疼痛的症状,并且要积极的减轻骨质疏松的情况,以避免出现腰部病理性骨折,影响病人正常的生活。一般骨质疏松初期疼痛较轻,后期就会出现持续性的疼痛,并且疼痛没有固定的部位,在夜间或者是受凉以后,疼痛会有加重,但疼痛的同时伴有周身乏力,以及肌肉抽筋的情况。
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有什么区别
轻度的骨质增生,可以引起局部疼痛及活动受限,而骨质疏松一般是因体内性激素水平减低,骨骼内钙质大量流失导致。骨质疏松导致的疼痛多见于前臂和脊柱部位,多没有明显压痛部位,可以通过补钙、补充维生素D以及口服抗骨质疏松药物缓解症状。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都伴随着关节疼痛不适,但是骨质增生疼痛,一般是病变部位的关节疼痛,给予局部理疗、封闭治疗,推拿等方法,一般可以明显缓解关节疼痛。骨质增生是因为长期慢性劳损,致使关节内软骨退变导致。
老年严重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年龄的增加、骨质退变、钙及矿物质盐吸收变差,骨的质地变脆,骨小梁密度变少,从而形成疏松部位的疼痛,活动加剧,同时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几率大大增加。而老年人严重的骨质疏松,其定义就是骨密度测定值小于-2.5到3.4左右,提示为重度的骨折疏松,此类患者极易发生骨折。因此,首先要提示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的进行一些关节锻炼,维持肌肉的强度,才能保证疏松退变速度减慢。其次,口服一些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和一些钙剂、维生素D3,多晒太阳。饮食注意以一些蛋、奶、矿物质盐丰富的食物为主。同时,在生活当中注意不要做些重体力活,避免急剧的弯腰、跳跃等等行为,以避免骨折的发生。最严重时,可以考虑使用口服镇痛抗炎的药物,同时应用一些鲑鱼降钙素、密固达等药物控制骨质疏松的速度,延缓其病程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