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中医辩证

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

中医学认为,丹毒的病因以火毒为主,可由风湿热诸邪化火而致。其中发于颜面者,又称抱头火丹或大头瘟;发于下肢者,称为流火;发生于新生儿或小儿的丹毒,称赤游丹或游火。辨证论治可分为四型。

1风热火炽证

见于头面、耳项、臂膊等处,灼红,重则双目合缝,不能睁开。伴见口渴引饮,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以散风清热解毒为主,方以化斑解毒汤加减。

2肝经郁火证

发于胸腹、腰背、胁肋、脐周等处,红肿,向四周扩展,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以清肝利湿解热为法,方以柴胡清肝汤加减。

3湿热火盛证

常发于下肢腿股、足背等处,红肿灼热,向上蔓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行走困难。伴见纳少,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解毒为法,方以利水渗湿汤加减。

4毒热入营证

重证者范围较大,可见神昏谵语,躁动不安,恶心呕吐等诸逆证。治以凉血解毒,清心开窍,方用清温败毒饮加减。水煎服,日1剂。神昏谵语者,加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或牛黄清心丸,选用一种。


【本文由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供稿】

丹毒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丹毒怎样治

发生了丹毒以后,要进行以下治疗:第一,要抗炎治疗。一般选择静脉输液抗炎治疗,选择针对溶血型链球菌的抗菌素,效果良好,一定要足疗程抗炎治疗,防止丹毒反复。第二,可以外用药物治疗。发生丹毒的时候,肢体往往肿胀,所以可以外用硫酸镁湿敷,可以促使肿胀消褪,也可以外敷中药治疗,能够减轻肿胀,能够抗炎。第三、患者可以同时口服药物治疗,主要口服具有消肿作用的药物。第四,在治疗期间,患者一定要抬高患肢,促使回流,减轻组织肿胀。

丹毒后遗症

如果丹毒反复发作,会导致淋巴管阻塞、淋巴液瘀滞,富含蛋白丰富的淋巴液会促使皮肤增厚,促使肢体肿胀,临床上称作象皮腿,这是丹毒最主要的后遗症。发生了丹毒以后,后遗症主要是象皮腿,丹毒在临床上比较多见是淋巴管炎症。一般选择静脉输液治疗,疗程要足够,否则会导致丹毒反复复发,留下后遗症。

丹毒外用药

治疗丹毒最好的外用药物,包括如下种类:一、溶液类药物,可以选择乳酸依沙吖啶局部湿敷或者外擦,也可以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外洗,或者1:10000高锰酸碱溶液进行湿敷治疗。还可以选择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溶液进行局部湿敷,上述治疗均可以针对丹毒的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起到较好的抗菌消炎治疗。二、药膏类,可以选择中成药物的药膏,如丹皮酚软膏、青鹏软膏或者冰黄肤乐软膏,起到凉血解毒的治疗效果,也可以应用消炎药,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或者莫匹罗星软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