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果得了急性脑梗,为了争分夺秒,需要先进行头颅CT的检查,除外脑出血,可以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在这之后可以完善磁共振检查,可以清楚的反映患者病灶的部位、大小。如果得了脑梗,可以拍头颅CT,也可以拍头颅核磁,但是CT显示病灶不如核磁清楚,对于后循环的病灶,如脑干、小脑的病灶显示的很差,容易漏诊。有些患者不能进行磁共振检查,如体内有金属或者起搏器,就只有进行头颅CT的检查。此外,一般脑梗24-48小时后CT上才可以显示脑梗的病灶,因此CT对于脑梗的敏感性比核磁差。
脑梗药物治疗
脑梗药物治疗的方法包括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阿替普酶和尿激酶,急性期的患者主要是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以及保护线粒体、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改善血液循环治疗。丁苯酞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果患者为脑分水岭梗死时,一般可给予扩容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有706代血浆。如果患者为脑栓塞或者患者溶栓治疗24小时后,应常规给予抗凝治疗,主要的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患者有颅内压增高时,一般给予降颅压治疗,主要的降颅压药物有甘露醇和甘油果糖。
脑梗ct能查出来吗
如果在急性期想进行确定脑梗塞的发生部位,需要做头颅核磁共振的平扫和脑血管成像的检查来确定,但是如果脑梗塞已经过了24个小时,那么就是可以通过头颅ct的检查来确定脑梗塞的发生部位的。如果脑梗塞发病在24个小时之内,是不能通过头颅ct检查发现新鲜的梗塞灶的,因为在脑梗塞发病的24个小时之内使用ct检查是不显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