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刺激征三联征

脑膜刺激征(Meningeal irritation)为脑膜受激惹的表现,脑膜病变导致脊髓膜受到刺激并影响到脊神经根,当牵拉刺激时引起相应肌群反射性痉挛的一种病理反射,多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等。脑膜刺激征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强直,尤其是伸肌。颈强直也可见于颈椎疾病和颈部炎症,引起一系列症状,如头痛、呕吐、颈强直、Kernig氏征等。

病因及常见疾病

1.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两种。前者主要是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脑炎和脑膜炎。后者主要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风湿病、白血病及某些病外疾病对脑膜的影响。

2.常见疾病:脑炎、脑膜炎;颈椎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风湿病、白血病等。

检查

1脑电图

对于脑炎有诊断意义。

2颅脑CT检查

对于有神经系统体征或并发症时,能见到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扩大、脑肿胀、硬膜下腔积液、脑脓肿等表现。

3颅脑MRI

能显示早期脑膜炎脑脊液信号改变,蛛网膜下腔扩张以及弥漫性脑水肿,皮层下梗死及出血或硬膜下积液等。

4.脑脊液

应测定压力,送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球蛋白及酶学检查。必要时做结核特异性抗体和(或)血和脑脊液细菌培养,囊虫试验等。对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有诊断意义。

5.血象检查

化脓性脑膜炎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

鉴别诊断

1.发热伴脑膜刺激征

(1)化脓性脑膜炎脓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颅内感染性疾病,常与化脓性脑炎或脑脓肿同时存在,患者发烧、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CSF外观混浊或脓性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降低蛋白增高。

(2)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常继发于粟粒性肺结核和淋巴结、肠、骨、肾等。多伴有发热、盗汗、乏力、食欲下降等。

(3)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又称无菌性脑膜炎或浆液性脑膜炎,系由多种病毒感染而引起。

(4)莱姆病脑膜炎少见,临床上以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血清学检查莱姆病抗体IgMIgG滴度1:64以上为阳性。

(5)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是一种特异病毒所致的急性非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传染源为家鼠排泄物中排出病毒病原体为一种RNA病毒。

2.发热不明显伴脑膜刺激征

(1)脑蛛网膜炎又称局限性粘连性脑蛛网膜炎,是继发于多种致病因素的非特异性的蛛网膜慢性炎症。临床上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多见。以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起病既往常有外伤手术。

(2)反应性脑膜炎又称虚性脑膜炎,主要见于某些急性感染疾患的患者如全身肺部或五官等颅腔附近的感染时,同时伴发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等一系列脑膜炎的症状和体征。

(3)蛛网膜下胜出血(SAH)脑底部或脑表面上血管破裂使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为原发性SAH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人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者称为继发性SAH。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疾病、胶原性疾病等。

(4)脑囊虫病脑膜炎型可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一般较轻腰穿压力增高,CSF以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特征,血和脑脊液囊虫试验阳性。

(5)结节性脑膜炎结节性脑膜炎又称Boeck结节,Benoner-Baeck病,良性淋巴肉芽肿病。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部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脑膜刺激征三联征

脑膜刺激征三联征是指: 颈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1.颈强直,患者取仰卧位,作屈颈动作,如果屈颈时,感受到抵抗感增强,即为颈强直阳性。2.克氏征,患者一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成90度,抬高小腿,如膝关节没有达到135度以上,即为克氏征阳性。3.布氏征,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做头部屈曲动作,如果双髋和双膝同时屈曲,则为阳性。

脑膜刺激征的临床意义

脑膜刺激征包括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三个症状,主要是脑膜疾病引起脊髓膜受到刺激,并影响到脊神经根,从而牵拉刺激所产生的相应肌群反射性痉挛的一种病理现象。最常见的原因多为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脑炎、脑膜炎,也有长时间高血压而导致的脑出血,脑占位性病变,白血病,颈椎病等也可以出现脑膜刺激征阳性。

脑膜刺激征的临床意义

脑膜刺激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脑膜病变,影响脊髓功能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有颈项强直,患者同时可能还会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Kerning氏征阳性等病理性反应。出现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患者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如脑膜炎,脑膜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高压等情况,患者出现这些情况后,首先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头颅CT,头颅核磁,腰穿,脑脊液检查等,只有明确病因以后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