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扑击震颤或称肝震颤、脑电图正常,历时数天至数周,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及行为失常为主,上述一其症状加重,定向力及理解力减退,昼睡夜醒及语言书写障碍,可有幻觉、狂躁等,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扑翼震颤存在,脑电图出现异常慢波三期(昏睡期)终日昏睡,但可唤醒,语无伦次,明显精神错乱,有幻觉,尚可引出扑翼感震颤,脑电图经常不正常,四期(昏迷期)昏迷可有或无痛觉,扑翼样震颤一般不能引出,脑电图经常不正常。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临床上意识障碍和昏迷为主要表现,其分期及主要表现有: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及行为异常,如欣快或淡漠、衣冠不整或随地便溺、吐词不清、应答准确。
肝性脑病治疗原则
肝性脑病的治疗原则,祛除诱发因素:包括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食物、镇静剂、低血容量、低血钾、感染和便秘等。减少氨的产生:控制肠道感染、添加益生菌、低蛋白饮食和解除便秘等。减少氨的吸收:乳果糖在结肠内可被细菌降解,产生有机酸,肠道pH下降,使NH3变成NH4+,同时还能改善肠道微生态,减少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对于不同严重程度的肝性脑病患者,每天饮食摄入蛋白质量的要求有所不同,当肝性脑病急性发病期、3 至 4 期肝性脑病患者对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的要求就更为严格和重要。
肝性脑病诊断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晚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大多数的肝硬化病人都是在此期发生死亡。肝性脑病的诊断依据有以下四方面:第一、就是有严重肝病和广泛门体侧支循环形成的表现;第二、就是病人出现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第三、需要有肝性脑病的诱因,如有继发性的严重感染或者使用不恰当药物,大量放腹水或者过量的摄入蛋白质等等;第四、病人有明显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出现扑翼样震颤和典型的脑电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