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自愈,临床的表现早期主要是用力排便以后,肛门口可以出现红色的肿块,便后可还纳,反复发作以后,每次排便的时候都会突出肿块,而且越来越长,排便以后不能自还纳,必须要用手托,或者用手按压可以还纳,如果体质比较弱的患儿在走路打喷嚏或者是哭闹的时候就会脱出,因为直肠粘膜经常脱垂受到摩擦,刺激出现水肿充血,甚至会出现溃疡。患儿直肠脱垂诊断明确,一般都是保守治疗,对症状比较轻的,首先要去除诱因,比如避免咳嗽,避免腹泻和便秘,如果便秘可给予缓泻剂,也可以吃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脱肛实际上就是直肠脱垂,在儿童也是常见病,大多数发生在四岁以内,一岁以内很少见。宝宝脱肛有什么症状?
脱肛和痔疮的区别
便血、痔核、疼痛是痔疮的典型表现,而脱肛不会出现便血的症状,而是在排便的时候,由于腹内压过大,导致直肠或直肠黏膜环形脱出于肛外,多见于产后女性,而痔疮男女都很多见。痔疮和脱肛是两种疾病,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治疗。痔疮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每一个时期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前两个时期通常使用药物保守治疗,后两个时期采用套扎治疗。如果在排便的时候用力过大,痔疮也有可能引发脱肛。
如何预防脱肛
如果长期在厕所看书、看报、玩手机,就会导致腹压增高,毕竟腹内压增高会大于肛门直肠的压力,久而久之,由于压力增高就会导致痔核的突出或者导致直肠脱垂,这个情况下就要力戒久蹲厕所,所以每个人都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一定要在厕所里少蹲厕所,排便排完就可以,而不要玩手机、看书、看报,这个都是必须要改变的,主张3~5分钟就足以了。一般主张蹲厕所不要超过3分钟,如果超过3分钟,要通过药物的治疗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