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强迫型人格障碍案例

19岁的男孩张某第一次走进心理门诊室,内心还十分忐忑,他自述“在家我排行老大,下有一弟一妹。从小我就知道父母很辛苦,所以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一点儿时间也不许自己浪费,成绩一直名列班上前几名,初一后还任班干部,深得老师喜欢。初一后半学期,父亲节约开支给我买了块表,作为奖励。初二上半学期,我开始害怕将表弄丢了,结果果真在一次早操中将表丢了。父母挣钱不容易,所以表弄丢之后我很内疚,常常有意识地到寝室和马路边努力寻找,希望能够找回,但始终没找到。”说到此处,他有些颓丧。对于这种情况,专家分析说,这是强迫型人格障碍初始阶段的表现。若在此阶段他本人或是周围人能及时发现并开始自我调整,是能够得到纠正的。

“后来我家添置了沙发,平时我喜欢坐在沙发上看书。一次母亲说别坐坏了,以后我就再也不敢坐沙发了。后来发展到看见椅子也害怕了。这些还都是其次,我最苦恼的,还是小便失禁,老想去厕所但又自觉不该去,越想控制念头越强烈。尤其是吃饭之后想去厕所,拼命克制自己不去,结果吃了饭就吐,按胃病治了很久也未奏效,真是让我苦不堪言。最近,我老是想着自己是否渴了或者饿了,泡在盆里的衣服是现在洗还是过一会儿洗,椅子该不该坐,见到点灯就要反复检查点灯开关,出了门要反复看是否关好锁好等等。后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段时间的氯丙咪嗪等药,饭后不再呕吐,能克制一点自己害怕的想法和行为,但停服不久则症状再次出现。”讲完,他显示出一种急于知道结果的紧张感。

听了小张的讲述,专家指出,他的强迫型人格障碍表现为对特定的人、物或场景有按捺不住的恐惧、紧张心理,心里明知不对却不能克制。究其根源,其实是对早期生活体验的异化,事实上是一种象征性的解除焦虑的心理防卫机制。这些患者往往太过理智化,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而一旦情绪外泄时,恐惧感即占了上风。对此,专家提出的施治方案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治疗。第一阶段采用认知领悟疗法,旨在减轻或消除其症状;第二阶段采用以人格矫正为中心的治疗方法,旨在改变其人格,帮助他建立自信心,逐渐进行彻底治疗。

另外,专家还补充说,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把冲突理智化,过分压抑情绪,因此其纠正的方法主要是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同时施予合理的心理疗法。只有加强认识并在心理医生的配合下采用恰当地治疗方法,才可能更快的消除忧虑,愉快坦然的面对人生。而且,这种措施越早采取越好。

强迫症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余光强迫症

余光强迫症这是一种强迫症的一种典型的症状,患者注视一个人或一个物体时总是会强迫性的关注到余光所及的其他人或物体上,没有办法把注意力放在本身要关注的人或物体上。多数患者发病时间早,但通常求医在发病十几年以后,甚至二十几年以后,患者强迫症状已经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治疗、矫正都比较困难。患者应尽早到医院心理科就诊,提高治愈几率。眼睛会不由自主的看向余光扫到的地方,出现余光强迫症很有可能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可以去找心理医生来疏导一下,平时可以适当的做一些锻炼,提高身体的体质,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余光强迫症的表现会有注意力特别的不集中,而且总是感觉到无法控制自己的眼神。你好余光,强迫症的治疗最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治疗比较好,自己不可盲目的进行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但是在平时的时候还是要适当的多参加一些集体的活动,要多找一些朋友出来活动,多聊聊天,多说说话,这些都会有改善,,,,

强迫症药物

在临床上治疗强迫症的药物主要包括一线药物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氟西汀,氟伏沙明和帕罗西汀,在临床上通过上述药物全病程系统治疗,往往有效率达到70%,如果上述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可以选择二线药物氯米帕明。因为不良反应大,所以说作为二线药物进行使用,但是治疗强迫症症状的效果比较好,如果说上述药物仍然治疗效果欠佳,以联合增效剂进行系统治疗,特别是应用第二代抗精神病性药物,抗惊厥类药,苯二氮卓类药治疗效果良好。

强迫症治愈率

强迫症是有可能自愈的,如果患者的强迫症状不严重,比如说仅仅是在一天比较少的时间会有这种强迫行为或者是强迫观念,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或者是社交。另外,也跟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否完善有关系,比如说患者,如果是家人、朋友或者是伴侣,对他有明显的理解、支持,还有帮助的话,那么也是有自愈的可能性的。而且患者有一定的自知力,知道他的强迫观念或者是强迫行为是不必要的,是不正常的,然后愿意去调整和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