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手术后一年仍然是处于恢复期的。事实上在临床上所指的恢复期,时间要远远更长。一般来说针对腰椎部位,有可能在术后的3年左右都处于恢复期。此类手术在术后的恢复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常规的炎症阶段,也就是早期的出血水肿期。这时局部还有着明显的损伤以及无菌性的炎症,会有非常明显的肿胀、疼痛。第二、血肿机化期,在这个阶段无菌性的炎症逐步消退,之后会产生骨痂并且有损伤组织逐渐恢复的征兆。第三、处于临床愈合期,在这个阶段基本上就达到了临床上各种症状的缓解。第四、症状缓解之后的恢复期,这个阶段有骨的再塑形以及血管、神经的恢复,还有周围的肌肉、筋膜的恢复。此类恢复期维持的时间比较长,有可能从手术后的3个月一直持续到术后的3年都处于这个时期。
什么是腰椎结核
腰椎结核俗称“龟背炎”,发病率较高,为全身骨关节结核的第一位,大多是由肺结核引起。结核菌随血液流传到骨组织,隐藏在身体内,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时定植感染,造成骨质破坏。单纯的腰椎结核,病灶较小的,坏死的骨质或者脓肿比较小,没有脊髓受压的腰椎结核,经过系统的抗结核治疗是可以痊愈的。如果病灶很大,坏死的骨质很多,压迫脊髓或者形成窦道,常年不愈合的病情就较重,需要手术治疗。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导致腰椎管内的脊髓破坏,从而引发下肢瘫痪。
腰椎钙化是怎么回事
该病的治疗主要看具体症状,如果有腰痛伴随下肢放射性疼痛,考虑是突出的椎间盘及钙化对神经根有压迫,可以完善磁共振检查,准确判断腰椎间盘突出程度以及具体节段。对于严重的椎间盘突出伴随钙化,保守无效的情况下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其主要是突出的椎间盘时间较长以后,局部水分吸收使钙盐沉积而导致钙化。其次对于伴随下肢麻木放射痛者,可以口服营养神经药物比如甲钴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