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腺息肉是胃息肉的一种,也是胃息肉当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指胃底,胃体粘膜形成的多发性的息肉样隆起,这种息肉就被附着胃底腺上皮,并且还有b细胞和主细胞的微囊肿,它具体发生的机制是不明确的。如果胃镜检查中发现了胃底腺息肉,建议及时内镜下切除切,除以后需要定期做胃镜,定期随访。相比较腺瘤性息肉胃底腺腺息肉的癌变率比较低,但是它发生肠化不典型性增生,以及癌变的风险也是存在的。
胃息肉饮食
胃息肉是胃部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胃息肉的发生与饮食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相关。胃息肉较小时为良性的可能性较大,仅需行胃镜下的息肉电切术或套扎术即可。如胃息肉较大、基底较宽则须住院,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后行胃镜下的ESD术或EMR术治疗。胃息肉术后的饮食和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术后一般24小时后方可进食水,48小时后可进食流质饮食,一般于1-2周后方可改为半流质和普食;二、饮食以避免辛辣、刺激以及油炸烧烤、高油、高脂的食物,多食入富含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类的食品,以促进胃息肉处的愈合和减少对其的刺激,避免发生切除处的出血和穿孔;三、可适当的口服相应的消炎的药物,主要有头孢类的抗生素治疗。
胃角长息肉严重吗
一般来讲,息肉的直径没有超过5mm,多半没有症状,是不需要治疗的,可以每半年复查一下胃镜。如果息肉直径超过5mm,但没有超过2cm,这种情况可以在胃镜下行电凝电切术。如果息肉直径超过2cm,一般来讲,内镜下切除有一定的风险,建议最好到普通外科行手术切除。胃长息肉,即胃镜下发现胃黏膜长有赘生物,这是一种良性病变,一般不会癌变的,病情也不重。